资讯
就在几个月前,一生信奉格雷厄姆的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发表了告别演说。这似乎也成为《证券分析》精神的完美历史注脚——巴菲特用超越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与投资收益,完整地验证了这本书所蕴含的投资智慧。
20世纪30年代,美国正经历着大萧条。那是一个极度动荡的危机年代。股市从1929年的高峰到1932年的谷底,道琼斯工业指数平均缩水了87%。1933年,全美失业率更是达到了25%的最高峰。彼时的证券分析师本杰明·格雷厄姆,亦在这场灾难中付出了惨重的代 ...
1961年,巴菲特以每股28美元的均价,购入了 登普斯特机械制造公司的股票。到了1962年,已经总计持有73%的股权。可是在过去十年,这家公司销售额增长停滞、存货周转率低、投入的资本根本没创造任何收益。
18 天
People's Daily Online on MSN重读《证券分析》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裘国根 任何经典都是时代的产物。经典作品的具体表述或许不适用于新的环境,但是它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一定提出了某些超越时代的论点。 价值投资理论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撰写的《证券分析》正是如此。 这本著作诞生于1934年,已经有90多岁的“高龄”。它的特殊历史背景是1929年的股市崩盘以及后续的大萧条,那是一个让投 ...
4 天
小熊财经 on MSN三次面见巴菲特:我与学生们的宝贵人生课在投资界传奇人物沃伦·巴菲特的职业生涯中,他曾频繁地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发表演讲,分享其商业智慧和生活哲学。然而,自2005年起,这位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董事长改变了策略,转而邀请大学生们来到他的家乡奥马哈,这一变化不仅提高了效率,也体现了他对教育回馈 ...
学习价值投资,最绕不开的一个人,就是股神巴菲特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股神巴菲特,价值投资,才得以作为一个流派,在今天广受欢迎。不过,在中国价值投资的理念,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意思,推崇的人比较多,做到的人比较少。但是,这不能怪价值投资的理论。做不到价值投资,要么是因为我们不懂价值投资,要么是克服不了 ...
第一件作品沃伦·巴菲特的投币机立刻把我给逗乐了。 我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主意,因为巴菲特在高中时就拥有了一家投币机公司。这一创意来自一个三人组成的团队,他们分别就读于宗教研究系、电气工程系和商学系。
15 天
金融界财经 on MSN提升认知,拥抱未来提升认知,拥抱未来 ...
日本麻将职业联赛——M联赛(M.League)尽管才走过7个赛季,但在商业运营上却称得上成绩斐然:联赛已从创始人倒贴数亿日元的艰难开局中走出,并在最近2年取得盈利;本土收视人数较最初涨了2倍,部分比赛的直播收视观众能超过100万;让麻将在日本摆脱“赌 ...
此次对话深入剖析了Klarman的投资哲学、Baupost Group的内部决策流程以及投资心理学的重要性。他强调,成功的投资不仅是寻找价值,更是管理自身与市场的认知偏差,这种根植于风险规避的理念,是其公司成立42年来得以基业长青的基石。他说道: ...
1930年对于投资界是神奇的一年,这一年,仅仅相隔18天,就诞生了两位投资大师:索罗斯和巴菲特,他们长期创下惊人的投资年化收益,但他们的投资理念、人生经历乃至影响世界的方式却大不相同。
美参议员:特朗普首肯推进对中印等俄石油购买者征500%关税法案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周一表示,已经注意到美国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