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编者按 ...
建文元年(1399)六月靖难前夕,十三岁的朱高燧已深度介入军事决策,《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载:"燕王召三子议大计,高燧指舆图曰:'通州粮储,当先取为根本'"。
这几年,朱茵虽然不常拍戏,但她偶尔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点滴。53岁的她,脸蛋还是那么美,笑起来跟当年紫霞仙子一样动人。网友看了她的近况,既惊讶又感动:原来女神可以活得这么真实!
澎湃新闻获悉,7月31日,“何以江南——南北交融共生的文明特展”在常熟博物馆对外展出,呈现了来自15座城市、20家博物馆共计160多件/套文物,包括首批出土的秦代短褐武士俑、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的青州佛教造像、宋代定窑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以及罕见的明代王阳明大楷书法,特展同时还展出常熟博物馆藏文物80多件/套,包括其“镇馆之宝”之黄道周楷书《赵文毅公文集序》卷、翁同龢楷书四条屏等。
这便是鸿山遗址博物馆今年重张后的亮点之一——借助先进数字化技术,让馆藏核心——战国时期庞大的地下乐器库,首次实现了“可听化”。这批沉睡千年的珍宝,真身是鸿山遗址邱承墩等贵族墓葬中出土的400余件珍贵乐器,涵盖悬铃、句鑃、编钟、编磬、缶、鼓等9大种类, ...
《护宝寻踪》的出现标志着文保剧这一全新“赛道”的正式开辟。这部剧以反盗墓为立场,从现实主义角度讲述文物保护工作,首次将镜头聚焦在真正的文物守护者身上,用真实考古案件、专业文保知识与情感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过去“盗墓猎奇”的叙事霸权,转而树立起“守护文明”的主流价值。
《护宝寻踪》的出现标志着文保剧这一全新“赛道”的正式开辟。这部剧以反盗墓为立场,从现实主义角度讲述文物保护工作,首次将镜头聚焦在真正的文物守护者身上,用真实考古案件、专业文保知识与情感叙事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了过去“盗墓猎奇”的叙事霸权,转而树立起“守护文明”的主流价值。
这种釉陶器是陪葬的冥器,也称为“明器”——“神明之器”。 人类早期驯养的“六畜”,除了狗,其他“五畜”——猪、鸡、牛、羊、马,也都大量出现在明器里,尤其是猪和羊,更是成群结队地出现。 汉代人相信,人死之后,会到另一个世界。
“观一城文脉,知古今春秋”。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洛阳——这座以“千年古都、牡丹花城”闻名于世的城市,正通过“东方博物馆之都”建设,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使厚重的历史生动呈现。
作为熨烫衣物的工具,熨斗早在汉代就已出现。洛阳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东汉铜熨斗,同样由熨斗和支架组成。其原理是把燃烧的木炭放在熨斗内,利用金属的快速传热与重量来烫平衣服上的皱纹。不过,铜熨斗在当时还属于奢侈品,主要为贵族所用。
近年来出土的北魏墓随葬明器和壁画中,多有穹隆顶毡帐(即穹庐)的模型和画像。 2000年,大同城东雁北师院北魏墓群2号墓出土了3件毡帐模型,均为泥质灰陶片捏制而成。
南方+客户端 on MSN19 天

墓葬里的人间镜像

文 | 霍雨丰 ●广州这些数以千计的墓葬,其选址、布局以及随葬器物,充分体现了古人的生死观念,并折射出其生前场景,是活脱脱的人间镜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