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7 小时
文化大家看 on MSN温陵志丨闽南掌故:跟着名士黄河清游览莲花峰核心提示南安丰州莲花峰上有一座石亭寺,寺中立有不老亭,亭下有明朝太常寺少卿黄河清亲撰的《不老亭记》碑。不老亭不仅是古代空间建筑的遗存,也永固了黄河清纪念父亲的一片孝心。莲花峰中另有福建茶文化的最早石刻记载,同时峰腰幽藏一代文豪欧阳詹的读书室。峰长青, ...
1944年1月,柴德赓不满曹汝霖将任辅仁大学校董,决意离开北平南渡中原。这年柴德赓36岁,辅仁大学史学系讲师。柴德赓有写日记的习惯,惜南行日记今仅存1944年3月8日至5月14日的。但这两个来月的日记,出于青年史学家之手,我们今日读来,也是信息含量甚大,可窥当日情势。 柴德赓全家六口1月30日晨出永定门离开北平。柴德赓嫡孙柴念东著《柴德赓年谱》(商务印书馆2024年3月版)云:当时南下主要有两条大 ...
11 小时
南方都市报 on MSN徐风《江南器物志》:让沉默的器物开口讲述自己的前世今生徐风笔下的江南器物,最终指向了现代人需要共同关心的命题: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更需要懂得“敬物惜福”的生活艺术。所谓文明,不过是人与物之间那份相知相惜的温柔。
22 小时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文学报八月好书推荐《被困住的人》爱尔兰威廉·特雷弗著马爱农译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汉娜·阿伦特的三次逃离》美肯·克里姆斯坦著绘刘楠楠译我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水在岛中央》李停著上海文艺出版社《人工少女》马来西亚龚万辉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地理学家喝掉了他的地球》俄阿 ...
初,龙门香山寺殿倾塌,僧众离散,一派荒凉。武则天称帝后,极力推崇佛教,于垂拱三年(687年)、天授元年(690年)两次赦令重修。随后,武皇御驾登程,率百官前来游寺。在香山寺石楼上,她诏诵群臣说:“诸位爱卿,朕信佛崇佛,乃是忧国之举,上顺天意,下合民心,保民安康,普天同庆。今日尔等观览佛门圣地,可即兴吟诗作赋,先成者,当以锦袍相赐。”众臣闻旨,一个个抚须拂额,垂目沉思。稍顷,左史东方虬诗句先成,武皇 ...
夏商长篇小说《东岸纪事》的结尾,顾家那个消失的铁盒子失而复得。打开后却令人大跌眼镜,原来里面不是传家宝,而是一张刺绣地图——《川沙抚民厅舆地图》。这重见天日的地图似乎不愿目睹物是人非,随之褪色、皱起、破裂,碎片纷纷扬扬,如死灰般湮没于滚滚红尘中。
《对联课》,程章灿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6月版。内容简介对联,又称楹联、春联、对子等,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学样式。对联短小凝练,讲究对仗、平仄、用典,且与诗赋文章、书法篆刻、园林建筑、景观设计等密切互动,与日常文化生活息息相关,看似简单,实则大有学问。对联虽然家喻户晓,人们却未必知其所以然。忽视对联 ...
2 天
光明网新闻中心 on MSN报刊考古与香港文学史的重构——评《香港:报刊与文学》赵稀方教授新著《香港:报刊与文学》近日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这部耗时三十余年、近45万字篇幅的学术著作,以香港文艺报刊为脉络,揭示报刊媒介如何深度塑造香港文学的生成机制,重构了香港文学史的实证根基。该书以“全球在地化”的视野,通过系统梳理从 ...
2 天on MSN
回顾一百二十多年的文学山房历史,《文学山房明刻集锦》既是江澄波先生入行后的牛刀小试,也是公私合营前老店最后的绝响。进入新世纪,老店重开已历二十五载,《文学山房明刻集锦》跨越大半个世纪,重新面世,既是一脉书香的延续,也是文学山房兴衰的最佳见证。
1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一塔两河见新姿本文转自:南通日报□白潍盛夏到了,天亮得早,我起得早。六点未到,我已来到靖海门下,踏着石板路,望着两侧的古董摊位,走在旧货市场中。书商老张正抬着头,远远望着我,从他的黄色布包中缓缓取出一张书作,哈哈道:“我的老主顾,今早还没开张呢,就指望你来,我收了张书法,包你喜欢。”他徐徐展开那幅书作,晨风轻拂, ...
“坝高178米,水库储水量247亿立方米”,青海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王进先清楚地记得这两个数字。这是1986年10月15日,位于黄河上游的龙羊峡水电站导流洞下闸蓄水东成西就八码时的数据。彼时在水电四局子弟小学上五年级的王进先,作为鼓号队队员,和同学们一道在蓄水仪式上吹响了乐曲。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