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時,不少家長因擔心病情惡化,有時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但醫師提醒,臨床上兒童出現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症狀,通常是由病毒所引起,並非細菌感染,此時使用抗生素,不但對病症無幫助,反而可能發生皮疹、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的風險,甚至 ...
孩子感冒發燒,許多家長為防惡化主動要求開抗生素,但濫用恐引發副作用與抗藥性。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近5年全台通報2354件抗生素不良反應,其中12歲以下兒童就占154件,約每15件就有1件是兒童。每15件通報 就有1件是兒童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指出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時,許多家長(照顧者)因擔心病情惡化,有時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呼籲民眾守護兒童用藥安全,對於使用抗生素應有正確觀念。 ▲食藥署提醒抗生素使用原則。(圖/食藥署提供 ...
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許多家長或照顧者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不過,抗生素是專門對抗細菌的藥物,而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用抗生素無效,還可能有副作用,多為皮疹、腸胃不適、倦怠、食慾變差等。吳昌騰醫師說明,需要使用抗生素的常見兒童疾病則有:泌尿道感 ...
孩子感冒就吃抗生素比較快好?小心這樣的觀念反而害了孩子。抗生素並非萬靈丹,錯誤使用可能引發過敏、腹瀉,嚴重甚至需住院治療,還可能養出有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常見的錯誤用法有哪些?又會對孩子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孩子感冒發燒時,不少家長擔心病情惡化,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但抗生素並非萬靈丹,濫用恐引發副作用與抗藥性。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近5年全台共通報2354件抗生素不良反應,其中12歲以下兒童占154件,約每15件中就有1件來自兒童族群。食藥署今(23 ...
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時,許多家長因擔心病情惡化,有時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甚至自行讓孩子服用抗生素。醫師分享,曾有一名2歲孩童因發燒被祖父母餵了抗生素,沒想到出現嘔吐、全身皮膚疹症狀,緊急送醫住院。醫師提醒,兒童感染症多為病毒引起,不一定需要抗 ...
[NOWnews今日新聞] 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時,許多家長或照顧者因擔心病情惡化,有時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守護兒童用藥安全,使用抗生素四不一要: ...
吳昌騰也遇過一名2歲小孩因發燒到兒科急診,比對病歷發現1周前曾因泌尿道感染在門診就醫,詢問家長得知,孩子服藥情況不穩定,有時候一天只吃一次,有時候還會「補吃」。他強調,未按照醫囑完成抗生素療程,可能讓體內的細菌產生抗藥性,不僅導致原本有效的藥物無法控 ...
當孩子出現感冒發燒症狀時,許多家長因擔心病情惡化,有時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生素。 食品藥物管理署呼籲民眾守護兒童用藥安全,使用抗生素留意「四不一要」,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隨便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因應抗生素濫用危機,行政院計畫自明年起,投入2億元致力在5年內達成抗生素減量使用5%,及超級細菌「碳青黴烯類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CRAB ...
吳昌騰表示,家長須依照醫囑協助兒童準時、足量完整服用抗生素,過程中若未能遵從醫囑或出現新症狀,應盡快回診由醫師重新評估、開立藥物。食藥署也提醒,民眾應嚴守「抗生素四不一要」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