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47年枪毙日本战犯真实影像,犯下滔天罪行,怎能逃脱法网?
之前提过:村上春树很在意南京。他的小说《刺杀骑士团长》36章,借一个人物之口,很清晰地说出了日本右翼的逻辑陷阱:有右翼学者还执着于争论南京受害者四十万还是十万,但其实是在模糊重点——南京有无数市民被杀害,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他也借人物之口,描写了许多 ...
1947年,高叶饰演的林毓秀在1947年日军战犯谷寿夫被执行枪决时,用相机记录下子弹穿透头颅的瞬间。照相机与枪上膛的蒙太奇,这是《南京照相馆》片尾的一幕,许多人在那个瞬间泪目。对于在南京工作的扬州女孩虞舒雅来说参加这一幕拍摄很辛苦。“那个场景在句容拍 ...
1937年,随着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启了全面侵华战争,并计划溯江作战,经昆山、嘉兴、湖州等地直取当时国民政府首府所在的南京城。12月13日,日军第六师团中将师团长谷寿夫率军攻破南京中华门,宣称“打下南京放假一星期”,任由日军屠杀南京城内中国百姓,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血案,整个南京城仿佛堕入炼狱。
1946年东京大审判现场,日本战犯装疯卖傻逃避真相,滑稽至极 ...
近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在热映。银幕之中的故事令众多网友为之心痛,但电影故事并不一定完全与现实对号入座,银幕之外的真实历史比电影更加曲折。两位历史原型如何用生命守护屠城血证?他们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重聚又发生了什么?
百岁抗战老兵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激动地说:“这些照片,记录着日本人怎么杀害中国人,用这个照片去审判日本战犯!” 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拍摄支持:@中国退役军人 UP主韩佳龙) ...
1938年南京城的一间小小照相馆,成为守护民族记忆的堡垒。电影《南京照相馆》自7月25日上映以来,凭借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沉的情感力量,在这个暑期档掀起观影热潮。截至8月1日17时,影片票房已突破10亿元大关,观影人次超过2800万。这部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侵华日军真实罪证影像的电影,为何引发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记者走访影院、采访专家学者,解读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南京照相馆》影片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 ...
当前,国际法正面临自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危机。全球观众通过实时报道目睹了加沙地带遭受的破坏,国际法不仅被滥用,甚至变得无关紧要。战犯未受惩罚,大规模暴行只换来口头谴责,没有实际行动。 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持续进行的军事行动是这一问题的典型案例。数万巴勒斯坦平民丧生,社区化为废墟。联合国机构和知名法律学者将加沙局势描述为“正在进行的种族灭绝”。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视频记录了一位老人在领取食物时倒地身亡的情景,令 ...
【《南京照相馆》真实还原南京审判关键证据,编剧张珂: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电影《南京照相馆》取材于真实历史事件。两名爱国青年拼命守护的一份浸染着鲜血的相册,这本相册最终出现在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上,成为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的重要证据。#南京照相馆7月票房第1#编剧张珂在介绍创作背景时表示,《南京照相馆》的创作严格遵循历史真实,片中诸多震撼人心的细节都源自确凿的史料记载。“这30万人都是生活在南京最普 ...
“在那个年代,照片记录的都是人生最值得留念的时刻,一张照片往往承载着一个家族的记忆。”导演申奥认为,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发动的舆论战、宣传战无处不在,一些照片一度成为军国主义操纵舆论的宣传工具。
正面刚,放心看,立场鲜明,没有避重就轻,没有春秋笔法,更没有颠倒黑白。 我觉得是七月新上映的电影中最有吸引力的一部。 影片取材自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 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