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不过话说回来,光有皇帝撑着也未必管用。王安石变法到后来,下面的人把好经念歪了,老百姓怨声载道,神宗自己也累得够呛,三十多岁就去世了。戊戌变法更惨,光绪帝没实权,最后被慈禧软禁起来,那些变法的大臣死的死、逃的逃。你说这变法难不难?不仅要改旧规矩,还得跟 ...
戊戌变法,作为清朝历史上一次宏大的改革尝试,曾一度被视为推动国家崛起的关键。然而,经过百余年的历史洗礼,当我们回顾这段改革历程时,更多的是感到惋惜与叹息。原本具有改变清朝命运的潜力,最终却未能成行,不仅没能挽救国家,反而加速了清朝的灭亡。究竟是什么让这场充满理想的改革走向了失败?在那时众多支持者的共同努力下,改革为何仍未能够引发根本性的转变? 光绪帝的无奈与朝堂的分裂 1898年,清朝的政治局势已 ...
本文原载于《北京对台工作》2025年第3期近现代中华文化复兴大致体现出“外求”与“内寻”这两种路向,而孙中山先生则有将这两种努力有机结合的意向,由此形成中山精神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尝试对这两种路径加以粗线条勾勒。PART ...
还记得去年的“东风快递”吗?2025年7月31日,央视新闻披露了9·25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幕后故事。 视频中,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9 小时

跟着名士黄河清游览莲花峰

本文转自:泉州晚报石亭寺依山就势,布局天然。不老亭有500多年历史了欧阳书室藏于莲花峰山腰处戴忱题、曾孝修篆的《莲花石》诗刻“不染心”石刻大儒朱熹与陈知柔的留名诗刻站于石上可俯瞰丰州古城《不老亭记》碑核心提示南安丰州莲花峰上有一座石亭寺,寺中立有不老亭,亭下有明朝太常寺少卿黄河清亲撰的《不老亭记》碑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23 小时

“昆仑石刻”的读者是谁?

但是“昆仑石刻”中“翳”虽是皇帝亲派,却并没有对话的语境;皇帝来此阅读石刻的可能性不大,他仍旧自称“臣”,而不像秦诏版等文字使用第三人称来陈述,其意义何在?我们是否能够推论,“昆仑石刻”的读者并不是人而是神?姑且不论是哪朝哪代刻手所刻,若不是出于精神 ...
理论微视频《成语里的中国·第四季》 ...
【学术争鸣】编者按学术求真之路,从来不是独奏的孤鸣,而是思想碰撞的交响,往往很难“毕其功于一役”。不同的观点、思想在交流和论争中相互激励、相互启发,是求真之路上的常态。披沙沥金、去伪存真,其结论,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提倡学术争鸣,是光明日报的优良传统。历史上,光明日报曾进 ...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王门艺事——王闿运和他的弟子们”书画展。图据新湖南客户端四川省城高等学堂(尊经书院)大门。图据《四川省城尊经书院记拓本》?□陈继明清光绪四年(1878年),45岁的湖南湘潭人王闿(kǎi)运由两湖过三峡入川,途经南充、遂宁,终于在岁末的腊月二十七日抵达成都。他的到来,为四川的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