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坎儿井的水更清了,流量也更大了。”谈到近年来坎儿井的变化,附近居民如此说。吐鲁番坎儿井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的标志之一,被誉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既是水利灌溉工程又是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
为在行走中读懂国情、厚植情怀,在历史深处汲取精神滋养,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新疆哈密实践队的队员们将探寻的脚步扎进哈密的厚土。在坎儿井的暗流之下探寻先民与天地共生的智慧,于地窝子的方寸之间触摸兵团戍边垦荒的坚韧。这是一场由青年学子主动叩问、用心体悟的边疆精神寻根之旅。 2025年7月9日,华中科技大学“喻竹计划”新疆哈密实践队的脚步首先来到塔库坎儿井,探访这项被誉为“地下万里长城”的伟大工程。
吐鲁番城区有两个坎儿井景区,一个叫坎儿井乐园,一个叫坎儿井民俗园。当地人把坎儿井乐园称作老坎儿井,坎儿井民俗园称作新坎儿井。询问 ...
坎儿井被当地人称为“母亲河”,由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涝坝)组成,是荒漠地区利用地面坡度无动力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特地下水利工程。
9月1日,俯瞰吐鲁番市高昌区原种场穿街而过的坎儿井明渠景观(无人机拍摄)。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邹懿摄 9月1日,“四季看新疆”之“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全媒体报道团队来到吐鲁番市高昌区原种场,沿着穿街而过的九公里长坎儿井,了解坎儿井在灌溉、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中新网新疆吐鲁番7月4日电(苟继鹏)仲夏时节,新疆吐鲁番市的最高气温超40℃。火伞高张的午后,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内却是另一番景象:桑榆叶茂,亭亭如盖;葡萄枝繁,蔽日成荫;清流潺潺,游人如织。 甫一入园,身穿艾德莱斯绸花裙的舞者翩翩起舞,身着袷袢的鼓手敲响手鼓,共同演绎 ...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它将雪山融水和地下水引到人类耕种和生活地区,不过它不仅仅出现在新疆,据信最古老的坎儿井在伊朗,已有3000年 ...
10月20日,“中国有约·相约新疆”2024年国际媒体采访团来到吐鲁番市坎儿井民俗园,了解素有“地下水长城”之称的坎儿井,一起探寻吐鲁番人民的 ...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它将雪山融水和地下水引到人类耕种和生活地区,不过它不仅仅出现在新疆,据信最古老的坎儿井在伊朗,已有3000年 ...
5月7日,记者随“守护丝路瑰宝 传承中华文脉”——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基层行,探访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的坎儿井传承区,感受干旱区的绿洲。据 ...
原标题:传承“流淌”千年的治水智慧——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在遗产保护、文旅发展中绽放时代活力 图为8月30日,游客在位于新疆吐鲁番市的交河驿 ...
坎儿井是干旱地区的水利工程,它将雪山融水和地下水引到人类耕种和生活地区,不过它不仅仅出现在新疆,据信最古老的坎儿井在伊朗,已有3000年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