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玉米进入了大喇叭口期,正需要‘大水大肥’,必须‘吃饱喝足’。”7月28日,延津县东屯镇刘庄村的玉米田里,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站长尹绍忠,顶着烈日开展技术指导。
各地要强化玉米田管,坚持肥水并进、防控病虫、全程管理,促进玉米生长发育。对前期苗情偏弱的田块,结合浇水适量追施尿素,促进玉米苗情转化。一般农田近地气温35℃以上影响雌雄穗分化数量和质量,灌溉补水改善农田小气候、降低冠层温度,并结合灌溉和降雨追施穗肥, ...
针对早春东北区低温高湿等极端气候频发情况,先正达从2018年开始推广以满益佳、根穗宝、锐胜为核心的高端杀菌剂种衣剂方案,可有效解决玉米生产中苗期遇到的多种问题,确保一播全苗、苗齐苗壮,帮助玉米在逆境条件下表现更为优秀,为高产优质保驾护航。
当前,玉米生长已进入喇叭口期,这是多种病虫害集中危害上升期,若防治不当将直接影响产量和品质。尤其是玉米南方锈病、穗腐病、穗期蛀食性害虫等中后期病虫害已成为制约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改善的重要因素。
当前,五莲县许孟镇仁里村益农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近3000亩玉米大豆套种作物正值关键生长期。连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部分地块土壤旱情凸显,作物出现卷叶。“玉米正处于大喇叭口期,最怕这个时候缺水。”合作社负责人臧传海一边操作喷灌水泵灌溉边说道, ...
烈日炙烤着大地,热浪在农田里翻滚。7月30日早上8点,气温已达到30℃,苏垦农发云台分公司普山大队大队长王飞正在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田里检查作物长势。豆大的汗珠顺着他的下巴砸进泥地,同事劝他歇歇,他却摇头说:“高温天病虫害易发,苗情一天一个样,必须盯紧了 ...
当前,滨州市玉米已陆续进入大喇叭口期,正值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多种病虫害集中危害的高风险期,为有效保障玉米生产安全,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和品质改善,市农业农村局印发了《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导最大限度减轻病虫危害损失,为全市玉米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保定日报讯(记者王金堂)连日来,保定市部分地区遭遇强降雨天气,对田间玉米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市农业农村部门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开展技术指导,最大限度减少损失。“今年,全市夏玉米播种面积466万亩,大部分地块进入到小喇叭口至大喇叭口期。”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站站长李少华说,强降雨极易导致玉米植株倒伏、玉 ...
玉米螟,也叫玉米钻心虫,是玉米种植上需要每年重点防治的一种普发型虫害,这种害虫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中大规模的产卵、孵化,从而造成玉米发生更加严重的虫害损失。
近年来,部分地区流传“夏玉米只要旱不死,就不要浇水”的说法,这种观点看似节省成本,实则违背作物生理规律与农业生产科学原理。为此,提出本人观点。 夏玉米生长的需水规律与干旱敏感性 ...
日前,郓城县随官屯镇为农服务中心会议室热闹非凡。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专家张勇、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专家李升东受邀前来,开展小麦玉米种植管理技术现场教学。近300名农民、种粮大户和村干部早早就来占座,会议室里座无虚席,屋内实在坐不下,大家就站 ...
气象预报显示,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仍将晴热高温。“大喇叭口期的玉米就像处在生长关键期的幼苗,缺不得水、断不得肥,稍有疏忽就会影响最终产量。”市乡村产业发展中心正高级农艺师肖涛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