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京报网 on MSN4d

咬文嚼字说“克制”

从甲骨文的“克”到今天的“克制”,两个方块字里,沉淀着中国人对自我管理的千年思考。 要读懂“克制”,先拆解这两个字的基因。《说文解字》里,“克”本义是“肩也”,像人扛着重物,引申为“战胜、克服”;“制”从“刀”从“未”,本义是用刀具裁断木材,后演化为“约束、规范”。合起来看,“克制”最初是“以意志战胜本能,用规则约束行为”的生存智慧。这种智慧早见于先秦典籍。《尚书·旅獒》中,周公告诫群臣:“不矜细 ...
黄安靖说,10余年来,《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基本上都按照一个比较固定的程序进行,共分5个步骤:一是材料收集,二是条目 ...
十余年来,《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选,基本上都按照一个固定程序进行: 一是材料收集。再如,“非营利机构” (或“营利机构 ...
“《咬文嚼字》就没再去过现场,央视春晚的文字水平逐年提高。 总的来说,《咬文嚼字》咬的这些年,这次的冯氏春晚是差错最少的一年。
郝铭鉴在《咬文嚼字》开辟的专栏原计划更新100期,如今只更新到第6期。 工作狂 郝铭鉴在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读书时,何伟渔是中文系教师。虽然 ...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昨天告诉记者,这里用“奔”显然是错误的,“脑袋怎么能够奔跑呢? 这句方言表示的是脑袋被敲击的声音,所以应该用拟 ...
一年一度,《咬文嚼字》会公布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语文差错”评选结果。 尽管已退休多年,郝铭鉴仍坚持每年参加评选的发布会。
去年年底,《咬文嚼字》杂志就宣布,要发动读者重点“会诊”2006年央视的春节晚会,因为全国人民都收看的这道荧屏大餐年年出现错字。 “会诊”结果已于日前“出炉”:《咬文嚼字》杂志社给今年的春晚“咬”出了 28处文字错误,将在今年3月的《咬文嚼字》公布。
笔者欣喜《咬文嚼字》被挑刺,并不是说不容《咬文嚼字》有差错,而是欣喜人人都崇尚咬文嚼字。 如果各新闻出版单位都不忌讳纠错,甚至把给《咬文嚼字》挑刺作为一种常态,相信各种差错的生存空间将明显缩小。
潇湘晨报 on MSN3d

咬文嚼字说“理解”

理解如同光线,既能照亮他人,也能温暖自己。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中写道:“本质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只有用心才能看清。”真正的理解正需要这种心灵的视力。从庄子的“鱼乐之辩”到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东西方智者都认识到理解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理解他人需要开放的心态、敏锐的感知和持续的对话,它既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修养。当我们以理解之眼观世界,世界必以理解之心回应我们。在人类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