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44 分钟
人民网 on MSN千人共享科学与艺术盛宴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本报7月29日讯(记者冯子凝)28日晚,2025年“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泰安市“科普消夏”活动在泰山大剧院举行,为现场1000余名观众带来一场科学与艺术交融的视听盛宴。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何证明它的存在?伯努利火箭的原理是什么 ...
竺可桢对中国有两大贡献,一是对中国科学界的贡献,还有就是对中国教育界的贡献。 20世纪三十年代,浙江大学不受国民党政府的重视。
张荣明则以“科学巨擘竺可桢的渊博学识、凛然风骨及人格魅力”为题,分享了竺可桢所提倡的“求是”精神——一种“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 ...
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哈佛大学博士毕业,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中国物候学创始人,出任浙江大学校长13年,主持浙大抗战西迁,将浙大打造成一流大学。
今年还没入伏,一场高温热浪就强势来袭,15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日最高气温突破了当地历史同期纪录。7月15日,河南郑州的最高温达到44.2℃,有居民家中的玻璃被“热炸”,有养殖户的鹅在水塘里被热死,但这个温度比古代还差一点。乾隆八年(1743年)被称为 ...
竺可桢广寻良才,对教授的珍惜让人感佩。他长校期间,群英荟萃,既有王淦昌、苏步青、谈家桢、贝时璋等国际知名科学家,又有钱穆、马一浮 ...
2025年7月24日下午,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召开干部宣布会。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健出席会议并讲话。机关党委书记兼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沈玉宣读干部任免文件并主持会议。
竺可桢屡次申请辞校长,教育部长陈立夫始终不愿放人,提议将竺可桢与西迁至重庆的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对调,这既可解决浙大校长继任人选问题 ...
竺可桢不仅在学界树立起不朽丰碑,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心中,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科学巨匠。 我们有幸在青涩稚嫩的青年岁月,在他身边工作 ...
竺可桢很痛心,在他看来,“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 ”1927年蔡元培创办中央研究院,邀请竺可桢筹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并担任所长,这是旧中国气象科学一次重要的转机。 竺可桢对筹建气象研究所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老浙大的校舍条件比较差,因为竺可桢总想多节约点钱下来,多采购图书设备,多想办法买点好书。 1945年浙大教授李春芬未回国时,听说美国国会 ...
这正如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所言。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