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3亿多年前的地球曾是一个“冰雪世界”。当时的空气含氧量是今天的1.2倍至1.7倍,传统观点认为,在这段高氧冰期,海洋应该更“健康”。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衔的国际团队研究揭示,“高氧+冰室”的组合,并不意味着3亿多年前的海洋一直生机盎 ...
潇湘晨报 on MSN9 天
我科学家揭示4.36亿年前海洋生物如何“社交”原标题:我科学家揭示4.36亿年前海洋生物如何“社交”(记者苏雁 ...
在人类社会中,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是优化公共空间、减少摩擦的准则。但你可能不知道,在数亿年前的古老海洋中,一群看似无法移动的生物,竟然也懂得利用自身的“装备”来主动维持个体间的距离。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针对在中国贵州桐梓、仁怀地区发现的约4.36亿年前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巧妙利用身体上的微小结构——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形成井然有序的生存 ...
当个体间距过近,其伸展的刚毛便会与邻居接触,这种持续的物理接触,经过长时间的累积,最终促使整个居群达到一个互不干扰、空间利用最优化的稳定构型。这对于滤食性生物至关重要,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彼此的摄食水流相互干扰。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