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亲爱的宝子们!大家好,我是开心! 在传统农历历法中,闰月的出现并不常见,而闰六月更是带着独特的寓意与讲究。明天便是农历闰六月初八,老一辈流传下来 “吃三样,做一事” ...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历法时,为使每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一年的寒暑季节变化,采用置闰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这样一来,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就基本相符了。
嘉祐八年的汴京暴雨连下了十日,太史局的官员们正为钦天监预报失误争论不休时,一个身着从七品绯色官袍的年轻人抱着铜壶滴漏闯了进来。他指着漏刻上的刻度说:“不是天出了错,是我们的计时不准。” ...
身为翰林院庶吉士的徐光启,却敏锐意识到 "格物致知" 需借西方科学,这场看似普通的翻译,实则开启了中国科学史上 "中西对话" 的先河。 利玛窦主张音译为 "奇器",徐光启却据《墨子・经上》"圜,一中同长也" 的几何思想,创 "几何" 一词,既含 ...
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而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兼顾了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是一种阴阳合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工程师 王科超: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5 天
古人历法智慧中藏着什么时间密码?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7月25日闰六月来了,本世纪有6次。(据新华社)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古人的历法里藏着好多超有趣的时间小秘密呢!他们就像会变魔术一样,能精准地算出什么时候该热、什么时候该冷,是不是超厉害?7月22日,咱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里的第十二 ...
盛夏时节,昆明市五华区火热开启缤纷多彩的暑期活动盛宴,贴心为市民游客精心打造集文化、艺术、休闲、教育于一体的欢乐假期!本次暑期活动精彩连连,尤其是2025年翠湖荷花文化旅游季、文林艺术季 | 翠湖小集和七夕节特别活动最是吸睛,快来和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 ...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这个暑期,河南大学生走出校园,在广袤中原大地上书写着别样的青春:在乡村课堂里,他们俯身成为孩子们的“手工老师”;在医院实验室,他们架起临床与科研的实践桥梁;在千年书院中,他们与国际伙伴共探文化根脉…… ...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天津7月24日电(记者周润健)一些细心的公众发现,7月24日是农历六月的最后一天,转天,也就是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这是怎么回事呢?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农历是我国传统历法 ...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考虑到这一点,在编制历法时,为使每月中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一年的寒暑季节变化,采用置闰月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是在19年中安排7个闰月,这样一来,农历年的平均长度和回归年的平均长度就基本相符了。
近期,有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7月25日并没有迎来农历七月初一,而是“闰六月初一”。农历月以月球绕地球运行周期即朔望月为准,朔望月平均长度是29.53天,累积12个朔望月,也就是一个农历年的长度,为354天或355天,与一个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二十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