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寓言《律法的门前》中,一道无形的门阻隔了“乡下人”与“法”的相遇。这场永恒的等待能否被打破?本次讲座,吴勇立老师将从另一种角度出发,通过解读寓言中“法”的超越性意义与“乡下人”的生存困境,探讨卡夫卡对信仰、孤独与救赎的深层思考,追问现代人的生存难题 ...
卡夫卡去世之前,曾多次嘱咐他的密友马克斯·布罗德在他死后把他所有未出版作品的手稿销毁,但他朋友完全违背了他的要求,布罗德不仅出版了 ...
在2025年,复旦大学副教授吴勇立将通过一场名为“卡夫卡与《律法的门前》”的讲座,带领我们走进卡夫卡的文学世界。这场讲座不仅是对卡夫卡作品的解读,更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深刻反思。吴教授将从寓言《律法的门前》入手,探讨乡下人与无形之门之间的关系,揭示卡夫卡在信仰、孤独与救赎方面的深邃思考。
卡夫卡在当今的国内年轻人中,有大批拥趸,原因是他们视卡夫卡为现代打工人的“嘴替”,认为卡夫卡是极端“I人”的代表,是“躺平一族”的 ...
卡夫卡是袁枚的粉丝,曾经两次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袁枚的诗。 袁枚懂在布拉格小房间里熬夜的卡夫卡,布洛德也懂想烧掉自己作品的卡夫卡。 百年之后的读者懂卡夫卡在 1914 年 8 月 2 日写下的那句“德国对俄罗斯宣战。 下午游泳”。
卡夫卡的父亲是个白手起家的商人,对儿子寄予厚望,希望下一代能延续自己的做派,成为标准的中产者。 但卡夫卡的一系列选择,并不能让父亲 ...
卡夫卡是最早感受到20世纪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也是传达出这种特征的先知。“现代人很多时候是借助卡夫卡的眼睛认知世界的,这也必然决定 ...
一场旷日持久的关于卡夫卡遗稿花落谁家的所有权争端,自1968年遗稿保管人马克思·布罗德逝世后便在德国与以色列档案馆之间掀起轩然大波,争论 ...
卡夫卡的遗著保管人、十分勤奋的马克斯·布劳德把这些对话纸条收集起来,整理出版。他在1925年出版了《审判》 (The Trial),第二年出版了《城堡》 (The Castle),1927年出版了卡夫卡写的第一部作品《美国》 (Amerika)。他整理和编辑书稿,给章节和片段排序,修复删除的内容;写下前言、后记和附言;给 ...
诚然,卡夫卡并没有生活在社会边缘,他有自己的社交生活,还升到部门副主任,能领退休金;但是他不喜欢自己的职业,那有限的安全感却是过于 ...
卡夫卡过去从旧公寓所看到的风景(该公寓被摧毁于1945年,其旧址现为洲际酒店。 )(图源:《纽约时报》) 卡夫卡没有写明格里高尔变成了哪种虫子或野兽。 他专门用了一个词:ungeheuren Ungeziefer,有些英文译者把它译为“monstrous vermin”(意为“骇人的动物”)。
” 卡夫卡的其中一处故居是巴黎街(Parizska)30号公寓,什克拉巴尔没有带我去。 就是在那里,卡夫卡写下了《变形记》。 这那栋房子早在1945年就被摧毁了,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洲际酒店。 《变形记》的故事从头到尾都发生在一栋公寓里。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