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9 小时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读写札记(五)表面上写得太像“诗”了,但大多与生活体验和生命情感无关,只注重了些似乎华丽的词语,忘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根本是要有真切的、内在的生命意味的,是要经得住反复推敲与深入的追问的。
《求古录礼说》是清代著名经学家金鶚的遗作,由黄益飞进行点校,并将于2025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誉为清代礼学的重要著作,金鶚以其博闻强记和对三礼学的深刻理解,成为当时的礼学大师。书中涵盖了宫室、衣服、郊祀、井田等多方面内容,贯穿汉唐诸儒的理论,详尽考证,展现了金鶚的学术严谨与创新精神。 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金鶚被高度评价为“清代礼学大师”,其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后世学 ...
“必记本”注:本文作者为孙绍振(1936年-),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本文为2012年孙绍振教授纪念吴小如教授的文章,特此分享。读友人赠《学者吴小如》,54年前聆听吴先生的讲 ...
“风俗偷则不同为恶”,这句话可不能等闲视之。一个有理想的人,尤其是读书人,本应有“兼善天下”的胸襟怀抱。如果迫于环境,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能“独善其身”,不跟别人一起去做坏事。这虽然是一个最低标准,至少仍可维系社会风俗于堕落崩毁。观乎今日台湾的政风 ...
5 天
人民网 on MSN漫谈“老不中书”本文转自:咸阳日报□姚平毛颖,毛笔的别称。因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据《毛颖传》(见《韩昌黎文集》)记载,毛颖先生博闻强记,机敏灵活。从结绳记事的上古时代到秦氏王朝的历代史事,他没有一件不予记载,诸如阴阳、卜筮、相术、医药、姓族、山河地理、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道 ...
北青网 on MSN6 天
160岁一得阁 绵延千年的墨史文脉在京城琉璃厂古雅的街巷间,一得阁的墨香悠悠飘散了百余年。如今,这家诞生于清同治四年(1865)的老字号,已经160岁了,其以一瓶墨汁改写了中国书写与绘画的历史,成为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璀璨明珠。
10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古墓演绎的渤海秘事渤海国贞孝公主墓志于1980年10月出土,墓志现存放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博物馆。墓志为花岗岩质地,呈圭形,序文正面阴刻楷书正体,共18行。其中题名一行,序12行,铭5行,共计728字。墓志借鉴《诗经》《论语》等先秦文学及汉魏晋唐时期的文学典故,以骈文的形式向世人传达了渤海国的政治、文化、生活信息,为研究渤海国历史提供了生动翔实的史料。
12 天
机核 on MSN《西游记》中的禅机在西游记的末尾,当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要取到真经时,佛祖却突然向他们索要礼物,几人十分气愤,无礼物可送。等到下山时却发现,经书空白无字。于是返回佛祖面前讨要说法,最后不得已送上紫金钵盂,最后取得了有字真经。
济宁国学大会自7月份启动以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海选,活动设置了博闻强记、游刃有余、狭路相逢、得心应手、满腹经纶、背水一战六大环节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