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9 小时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读写札记(五)表面上写得太像“诗”了,但大多与生活体验和生命情感无关,只注重了些似乎华丽的词语,忘了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艺术的根本是要有真切的、内在的生命意味的,是要经得住反复推敲与深入的追问的。
《求古录礼说》是清代著名经学家金鶚的遗作,由黄益飞进行点校,并将于2025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被誉为清代礼学的重要著作,金鶚以其博闻强记和对三礼学的深刻理解,成为当时的礼学大师。书中涵盖了宫室、衣服、郊祀、井田等多方面内容,贯穿汉唐诸儒的理论,详尽考证,展现了金鶚的学术严谨与创新精神。 在《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金鶚被高度评价为“清代礼学大师”,其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重视,后世学 ...
“必记本”注:本文作者为孙绍振(1936年-),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华侨大学中文系任教,现为福建师大中文系教授,本文为2012年孙绍振教授纪念吴小如教授的文章,特此分享。读友人赠《学者吴小如》,54年前聆听吴先生的讲 ...
“风俗偷则不同为恶”,这句话可不能等闲视之。一个有理想的人,尤其是读书人,本应有“兼善天下”的胸襟怀抱。如果迫于环境,做不到这一点,至少也要能“独善其身”,不跟别人一起去做坏事。这虽然是一个最低标准,至少仍可维系社会风俗于堕落崩毁。观乎今日台湾的政风 ...
5 天
人民网 on MSN漫谈“老不中书”本文转自:咸阳日报□姚平毛颖,毛笔的别称。因唐朝中期官员、文学家韩愈作寓言《毛颖传》以笔拟人,而得此称。据《毛颖传》(见《韩昌黎文集》)记载,毛颖先生博闻强记,机敏灵活。从结绳记事的上古时代到秦氏王朝的历代史事,他没有一件不予记载,诸如阴阳、卜筮、相术、医药、姓族、山河地理、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道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