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23年4月,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刘某参加A公司的面试,并向该公司披露其大学生身份,面试通过后,刘某未与该公司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便进入该公司工作。
5000元借款,历经11年漫长等待,在双辽市人民法院执行干警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成功执结。当申请执行人张某接过执行款时,难掩激动:“这笔借出去11年的钱,我早就不抱希望了,真没想到法院不到一个月就帮我追回欠款,太给力了!”这场长达十余年的借款纠纷,就此 ...
“口口声声说没钱”,是什么原因让被执行人季某一夜之间凑齐62万元?贵定县人民法院一宗执行案件的圆满终结,给出了有力答案——这是法律威严和刑事打击拒执行为高压态势下的必然结果!2018年,季某在贵定县开发某商品房项目期间,雇佣张某进行土石方开挖、平场等 ...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当事人向法院提交证据时,将于己不利的聊天记录进行了删减,被对方当庭拆穿。法院将如何认定这一行为?近期,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当事人因此会承担怎样的法律后果? 上海一海产公司在某大型水产市场内经营水产销售业务。2021年12月起,乔先生陆续在该公司进购水产,双方通过微信不定期对账、催款、付款。后来,乔先生未结清海产公司货款,海产公司遂将乔先生诉至宝山法院,请 ...
《中时新闻网》前身为《中时电子报》,于1995年创立,是全台第一家且歷史最悠久的网路媒体,开启新闻数位时代。近来以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新闻引领先驱外,首创娱乐、生活、社会专题式新闻报导,带起同业间仿效风潮;精辟的言论、财经、国际、两岸、军事、体育、网推频 ...
近日,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原告仅凭网络转账支付记录向被告主张“法律服务费”,法院能否支持呢?基本案情:原告张某与被告吴某系经抖音交友软件相识,被告以其急需用钱为由,向原告提出借款请求,原告多次催讨借款无果,遂起诉至花垣法院,要求其偿还借款本金8300元,并支付交通费及网络咨 ...
本文转自:南国都市报南国都市报7月31日讯(记者吴岳文)签订的《借条》被法院认定无效,约定的利息也不得到支持。原本‘你情我愿、你好我好’的商业往来,法官却亮出了“红牌”。近日,文昌法院龙楼法庭判决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向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行为说“不”。“我这有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就差8万元启动资金, ...
为了积累工作经验,大学生们往往会选择提前进入职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纠纷也难免增多。若大学生参加工作,但未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其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吗?工资是否应该正常结算呢?近期,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劳动关系纠纷案,依法认定A公司与刘某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判令该公司支付刘某工资共计9000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