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据全球海底地震监测台网数据,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测定,2025年07月30日07时24分(北京时间),堪察加东岸远海海域(52.53°N,160.16°E)发生8.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20千米(震源参数修订)。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最新监测分析 ...
远眺海面,位于渤海中部的风电机组稳定运转,风塔迎风矗立。在山东能源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项目,轻型化、模块化的海上升压站得以应用,在中低风速区域成功部署超过10兆瓦的大型风电机组。
从辽宁到海南,中国有着绵长的海岸线。一个个美丽海湾如珍珠般串珠成线。相较于几年前,现在,海水更加干净、海滩颜值更高,海鸟也更多了。这些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受台风“韦帕”影响北部湾、南海西北部海域仍有大到巨浪区,广西沿海和广东雷州半岛西岸沿海将出现30到120厘米的风暴增水,国家海洋预报台根据《海洋灾害应急预案》发布海浪及风暴潮黄色警报。
7月13日,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消息,公司旗下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承建的24套2000米级国际超深水吸力锚,在广东珠海全部交付离港,本次交付的吸力锚将应用于全球巨型盐下超深水油田——巴西梅罗(Mero)二期项目,标志着我国超深水海洋装备制造能 ...
记者7月6日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获悉,由海油工程自主研发的我国深水油气行业无人遥控潜水器(ROV)七功能机械手在位于珠江口盆地的项目中完成首次应用,各项关键性能指标均符合设计要求。
福州连江县,“福鲍1号”深远海养殖平台上,轻摁按钮,养殖箱“乘电梯”浮出水面,箱内的绿盘鲍等待下一步投喂。平台配备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化设备,渔民在岸上就能实时了解海上养殖情况。 厦门海沧区,生物医药港内,蓝湾科技有限公司原料反应、除杂等各类自动化生产设备飞速 ...
新华社记者张武岳 位于山东青岛崂山区的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里,研究人员埋头在实验器材之间,加班加点推进抗肿瘤海洋医药研究项目。他们如今依仗的“法宝”之一,是日渐兴起的人工智能技术。 “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海洋医药研发。比如在研发前期,我们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搭乘“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正在北冰洋楚科奇海上进行作业。在本次科考过程中,采用多种新手段对极地大气进行研究。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在北冰洋科考过程中,和大气科学相关的作业非常多。除了释放气象探空气球以外,还对大气中的气溶胶进行研究。 中国 ...
夜幕下的海岸,海浪轻拍沙滩,泛起一道道幽蓝荧光,仿佛大海流出的眼泪,人们赋予了它一个美丽的名字——“蓝眼泪”。近期,我国多地沿海出现“蓝眼泪”奇观,吸引无数游客慕名前往。 我国沿海出现的“蓝眼泪”大多是夜光藻的发光现象。夜光藻是一种海洋甲藻,为单细胞生物,细胞近于 ...
新华社青岛1月19日电题:山东青岛:“海洋大集”赶起来 新华社记者王凯 农历腊月十九,有300多年历史的山东青岛泊里大集热闹非凡。 图为市民和游客在泊里大集上采购对联、福字和年画等。新华社记者李紫恒 摄 “咱家海蛎子肉肥!5块钱一斤!来3斤?好嘞!”在泊里大集海鲜区,厉娜一边介绍 ...
中国网讯 2023年11月,北京先驱高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单位编制的《深海采矿活动环境保护与保全指南》(The Guidelines for Protec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Marine Environment in Deep-sea Mining)和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