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30日下午,我国在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6组卫星发射升空。作为航天“国家队”面向商业航天打造的新一代运载工具,这型火箭生产研发背后有哪些创新突破?本次发射又有哪些亮点?
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国家重大战略。2025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加速迭代,正迎来爆发式发展,上海要总结好以大模型产业生态体系孵化人工智能产业等成功经验,加大探索力度,力争在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各方面走在前列,产生示范效应。
新华社香港7月31日电(郭辛)由中国国家航天局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联合主办的“无尽探索:中国的航天、航空及航海”展览,31日在香港科学馆举行开幕仪式。
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它们不依赖阳光,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了这些生命群落及伴生流体 ...
在纳米光子学领域,如何让光信号高效地穿梭于不同结构之间,是提升纳米光子器件集成度的关键挑战。极化激元是一种特殊的表面光波,由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它能将光压缩在纳米尺度内,实现强大的光场增强。凭借其超强的光约束能力、低能量损耗和显著的方向性,极化激元在纳米光子器件集成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极化激元产生的光场会快速衰减,难以跨越不同结构进行传输,这成为制约其在实际光子器件中应用的关键瓶颈。
“备选清单”围绕三个类别提出了近300项技术。聚焦信息工程科技领域技术创新,提出了6G技术、多模态大模型、超级通用智能体等163项技术;针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学科交叉融合,提出了计算神经科学、智能可穿戴设备、AI辅助药物设计等催化现有生产力变革的新兴技术122项。此外,还提出了大模型技术、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等12项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AI热点技术。
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的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实验室里,41岁的高级工程师刘润哲和团队其他同事一起,反复做着有关磷矿资源利用方面的各种实验。清晨八点多投入工作,直到夜色深沉才结束,这样的工作节奏,他们保持了十余年。
近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联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研发的全球新能源发电年景预测方法,填补该领域大范围、长时间尺度预测的国际空白。风电光电这些新能源设施,什么时候能发电?能发多少电?现在都能提前预测了。
科技日报讯 (记者胡定坤)据美国“太空情报报告”网站报道,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底的半年内,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的“星链”卫星执行了超过14万次变轨机动,以避免在太空中“撞车”,是此前6个月的2.8倍。
近日,国家网信办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4年)》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共有302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注册用户总数超过6亿,多款大模型产品性能位于全球前列。生成式人工智能在音视频娱乐、文化创意、医疗咨询等领域广泛应用。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强人工智能与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将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推动赋能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享人工智能发展红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许召元说。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犬类能通过嗅觉准确识别帕金森病患者。研究数据显示,这些“四脚诊断师”在识别确诊患者时准确率达80%;而在排除健康人群时准确率更高达98%。相关成果已发表于最新一期《帕金森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