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芦子渠村,香蕉梨产业已成为村民致富的支柱。全村香蕉梨栽植面积超70亩,单棵树产量达200斤左右,年产值稳定在50万元左右。丰收时节,家家户户都在梨园里忙碌。村民王丽丽笑着说:“每年香蕉梨成熟,我都在家门口帮忙摘梨,一天能挣120元,挣钱顾家两不误。
从“家中无字画,不是通渭人”的千年民谚到北魏郦道元笔下的“温谷水”,通渭在新时代碰撞出“疗心+疗身”的文旅新范式。书画的静雅与温泉的灵动,在此完美交融,绘就一幅独具通渭特色和魅力的文旅画卷。
“高峰时段水流如线,枯水季节断供偶有发生”曾是红崖村及周边群众用水难题的真实写照。该村269户1242人因管道老化锈蚀、管径不足面临供水不稳定问题,早晚高峰村民排队接水成了常态。“最着急的是孩子们喝水问题。”中寨镇中心幼儿园园长袁如如坦言,“以前高峰时段接满一桶水要等大半个时辰,每天早早就得提前接水。” ...
包俊胜居住的山咀村有3条巷道因历史遗留问题,一直未能修缮。晴天时,车辆驶过,尘土飞扬;遇上雨天,路面泥泞不堪,村民们苦不堪言。镇村干部在山咀村走访中,目睹村民受泥泞路困扰的场景,立即决定将整修硬化巷道列入议事日程。
晚饭过后,甘肃省灵台县上良镇荣旺村的向日葵地里就热闹了起来。赏花、拍照的游客的嬉笑声,摊点商贩的吆喝声,在向日葵花海中蔓延开来。而这片金色的花海,正是该镇探索产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日,在甘肃省金昌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大厅里,前来办事的群众陆续离开,忙碌了一上午的工作人员也都准备下班。就在这时,一位满面愁容的市民却急匆匆走到窗口边,寻求工作人员的帮助。
央广网通渭8月17日消息(记者魏晋雪 实习记者屈莹)8月16日,“陇上神泉·书画通渭”文化活动月暨文旅融合发展大会在甘肃省通渭县启幕。
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宕昌借兰渝铁路、兰海高速构建开放格局。活动期间,其与定西、甘南等地文旅部门签约客源互送协议,还计划联动九寨沟打造跨区域旅游环线。“打动我们的,是古羌文化、红色精神与生态康养的无缝衔接。”重庆名豪实业集团负责人甄忠的话,道出了企业投 ...
据悉,此次聘请的45名省级营商环境监督员包括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省直部门、高校工作人员,民主党派人士、新闻媒体记者、法律工作者以及商会协会代表、民营企业家等。目前,甘肃省共聘请省市县三级1225名营商环境监督员共同参与营商环境社会监督。
8月14日上午,平凉市“农行杯”第三届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甘肃省灵台县火热启幕。这场凝聚着乡村活力与体育激情的篮球盛宴,在万千期盼的目光中,正式拉开了精彩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