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17日,记者从广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于近日发布免征医疗器械注册检验费用的通告,对全市本地医疗器械企业的产品注册检验费用实施全额免征,此举预计每年可为企业降低成本超千万元。
在全球地缘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东莞市对新兴市场出口的增长备受关注。 2025年上半年,东莞市对欧盟等传统市场进出口合计同比增长10.9%;对新兴市场东盟、印度、中东、拉美、中亚五地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43.5%、21.5%、31.5%、13.1%、63.6%。
7月18日,广东省新闻办举行2025年上半年广东进出口情况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张柯介绍,2025年上半年广东进口1.6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领先全国外贸进口增速12.2个百分点,规模创下同期历史新高,广东进口表现较好和工业生产增长、产业升级、内需进一步释放、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相关。
湾创未来,粤聚英才,一场全国性的创新创业“路演”即将在粤港澳大湾区上演。7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广州举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宣传中心,中央港澳办四局,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负责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经济及科技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出席并发布,介绍大赛详细情况。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 我国消费市场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过去四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5%, 今年有望突破50万亿元人民币。 我国服务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提升3.5个百分点,达到46.1%。
在国务院新闻办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外贸顶住压力、展现韧性,货物贸易稳居全球第一, 出口、进口国际市场份额稳定在14%和10%以上 。服务贸易规模稳居全球第二。 外资质量提升,“十四五”以来累计吸收外资已超过7000亿美元预期目标。
编者按:在全球贸易格局深度调整、内需市场潜力持续释放的当下,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业如何通过拓展内销实现转型突围,成为观察中国经济韧性的重要窗口。广东作为外贸大省,众多产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崛起,却也面临着海外市场波动带来的挑战。南方网联合广东省商务厅推出“粤贸一线观”系列产业观察,聚焦广东外贸依存度较高产业的转型实践,展现广东外贸产业在风浪中破题的韧性与智慧。
2025年中国外贸半年报7月14日出炉。海关总署副署长王令浚在国新办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进口8.79万亿元,下降2.7%。
7月16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25年上半年移民管理主要数据及成效。会上,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综合司副司长吕宁介绍了深圳湾、拱北口岸试点“免出示证件”通道启用以来相关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稳”的态势持续,“进”的步伐坚定,“新”的动能累积,“畅”的循环改善,中国经济大船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破浪前行。
14日,上半年我国金融统计数据出炉。今年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效果如何?信贷资金主要流向了哪些领域?下阶段货币政策走向如何?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进行了解读分析。
“港澳药械通”是一项2021年正式启动的惠民政策,该政策允许已在香港、澳门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通过特许引进的方式在大湾区内地定点使用。实施至今,已拓展至45家指定医疗机构,引进药品51种、器械63种,惠及居民万余人次,并获得广东省立法保障。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