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7月28日,由中国信息协会主办的“数据要素×人工智能+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于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2025)期间在上海世博中心召开,围绕数据与AI融合趋势及落地实践展开探讨,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
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白国庆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合作项目,将优先聚焦社区康复、老年照护、精神健康三大领域,通过建设文化支持体系,尝试推动“文化进入医院”“艺术介入康复”的长效机制,力求打造一批有温度、有内容、有成效的公益示范项目,让公共文化服务人 ...
“疍家鱼贴(年画)”源自宋代,是汉族民俗文化的重要象征,早期主要用于船只上祈福平安。明清时期,随着粤东盐业的繁盛,这项技艺经由贸易传入盐田,与当地疍家雕版工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年画艺术。2024年,“疍家鱼贴(年画)”正式入选深圳市盐田 ...
非遗蕴含着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基因,是体现民族文化延续的载体。将非遗与品牌结合不仅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好非遗,同样也是为品牌赋予全新的文化内涵。李宁公司以专业运动为根基,从中国文化中持续挖掘灵感,通过提取传统工艺、地域文化等内涵,赋予产品及品牌文化价值,走 ...
它是“百兽之王” 是威风的猎手 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今天是全球老虎日 一起来“爱老虎呦”! 7月29日10时,灵境·人民艺术馆限量发行“虎虎生威”全球老虎日数字作品,以“老虎”为原型,结合非遗元素与AI创作,制作成《皮影虎》《刺绣虎》《剪纸虎》三款数字作品,各发行9999份,每款 ...
秉承着“根在传承,重在创新”的理念,马福良和他的团队在生产中继承传统技艺,留存工艺精髓,用花丝镶嵌的技艺制作了众多如胸针、吊坠、耳环的首饰以及酒具、茶具等实用器物,推动花丝镶嵌制作技艺和其产品走入市场、融入生活,成为独具特色的非遗时尚单品。
除了开发节目,世纪华通还通过数字技术和虚实融合的手段令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刀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拉孜藏刀加工精细,刀面净光,刀刃锋利,刀鞘还会镶嵌各种珠宝甚至黄金,是藏族众多工艺品中具有代表性的品种,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世纪华通与上海市援藏干部联络组携手共同推出了西藏日喀则地区数字藏品——“拉孜藏刀”,以“ ...
以流域为轴串联起生态保护、产业培育与文旅融合,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让每条溪流都承载着生态之美、产业之兴与文化之韵。 洛江区将水系治理作为“一县一溪一特色”的基础工程,通过全域规划、系统整治,让溪流焕发新活力,沿岸乡村颜值大幅提升。据了解,在洛阳江支流河市东溪段,一 ...
在教育传承领域,周淑英认为,将剪纸等非遗项目纳入教育教学体系,是提升传承人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周淑英积极推动蔚县剪纸项目进校园,与多所高校及中小学合作,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小学阶段开展趣味剪纸启蒙,在中学阶段引导学生进行剪纸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高校阶段开设剪纸艺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培养专业人才。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非遗传承培养人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任。2024年暑期,兰州财经大学启动“赴岷县非遗文化实践教学项目”,深入挖掘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红色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