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世运村“未来锦市”,四川影目科技的“成都造”智能翻译眼镜成了最抢手的“社交密码”。这款支持40种语言同声传译的AR设备,通过镜片实时投射双语字幕,让来自100余个国家的运动员围坐畅谈时,既能聊赛事战术,也能侃火锅里毛肚的最佳烫煮时长。“一定要带一副 ...
通过在非遗文创、老字号、地理标识、智能制造产品代表的四川优质特色产品中优中选优,200余款“世运好物”摆放在店铺货架的醒目位置。其中,有3款来自崇州的竹编文创产品,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工艺制作,采用崇州道明镇竹艺村的“创客”设计、工匠加工, ...
在刘罗琳团队的竹编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精巧的竹编作品。“熊猫抱竹”竹编盖碗,将国宝熊猫与竹子这两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元素巧妙结合,竹子的清香与熊猫的憨态可掬相得益彰;竹编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独特的编织工艺让光线透过竹编灯罩,营造出温馨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
在2025年第12届世界运动会运动员村A区充满特色的非遗特色集市展示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成为各国运动员感受中国非遗文化的窗口我市残疾人刘罗琳团队受邀参展其竹编文创产品尤为引人注目不时引来参观者的阵阵惊呼和赞叹在世运会运动员村运行期间,从8月 ...
8月7日,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成都盛大开幕,成都又将成为全球的焦点。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体育盛会中,运动员奖牌包装盒源自眉山市青神县的非遗竹编,成为传递东方美学与体育精神的独特载体。该奖牌盒由成都艺术艺术职业大学竹产业学院院长、国家级竹编艺 ...
8月7日晚,璀璨的灯火下,成都世运会开幕式举行。成都,在世界面前精彩亮相,每个细节都充满了蜀风雅韵、天府风情。其中,引领各国运动员入场的“芙蓉花意”引导牌引人注目。引导牌由崇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明竹编工艺为制作基底,巧妙融入国家级非遗蜀锦和成都非 ...
人民网 on MSN8 小时

我在世运村摆摊

摊主刘罗琳是崇州市道明竹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时也是一位听障人士。
8月7日至8月17日,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在本次世运会不断亮相的物资中,一款由竹子编织而成的运动员奖牌包装盒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近日,南京艺术学院“青竹筑梦”实践团走进镇江扬中,以“学习非遗、传播传统记忆”为主题,通过探访博物馆、对话非遗传承人,开启了一场触摸匠心的暑期文化实践之旅。   博物馆里见文脉,非遗与生活相融   实践团首站抵达扬中市博物馆,在系统了解扬中“江心之岛”地理演变与城市发展脉络的同时,重点聚焦地方非遗专题展区。展柜中,扬中传统竹编技艺、泥塑制作过程及传承人故事依次呈现,而河豚制作工艺的展示,更让成员们 ...
在新平县的花腰傣村寨中,竹编不仅是生活的记忆,更是流淌在指尖的文化血脉。从实用的斗笠、秧箩到各式精巧的工艺品,傣族竹编技艺在传承人李正清的手中,走过了数十年的光阴。让我们走进他的工作室,聆听他与竹编的故事,感受这项非遗技艺的坚守与新生。
8月7日,2025年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即将在成都盛大开幕,成都又将成为全球的焦点。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国际体育盛会中,运动员奖牌包装盒源自眉山市青神县的非遗竹编,成为传递东方美学与体育精神的独特载体。该奖牌盒由成都艺术艺术职业大学竹产业学院院长、国家级竹 ...
“做竹编越久,人也变得越沉稳冷静。 坐下来做竹编的时候,脑子里什么杂念都没有了,只想把竹编做好。 ”他说。 左玉伟对自己的竹编事业有清晰的规划,“创新”成为他常挂在嘴边的词。 去年他开始尝试在竹编作品中加入刺绣等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