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上半年新注册登记562.2万辆。截至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0.2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44.97%。
在云雾缭绕的南昆山与罗浮山,3000名骑手沿着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展开体能与意志的较量。“路况很好,风景也很漂亮,骑起来很舒服。”从广州白云来参加骑行活动的梁女士连连称赞。这条“最美旅游公路”串联起南昆山和罗浮山两座岭南名山,沿途有200多个景点,一路即可与多处美景“奇遇”。
研发转变。长期以来,跨国车企普遍采用的是“总部主导,中国市场本土化执行”的产品研发模式。现在这种产品规划和定义模式,已难以满足中国消费者诉求,也缺乏市场竞争力。中国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变革上的突飞猛进,将倒逼跨国车企将全球研发和决策中心向中国转移,通过中国研发团队,快速作出市场反应和技术创新,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进而反哺全球市场。
“4S店不兑现承诺,投诉到厂家也没用”“购买了质保服务,但对方说该配件必须是自然老化坏掉,才可以免费维修”……近来,多位车主反映4S店存在质保推诿、前后说法不一等问题。
更加可喜的是,17家车企承诺支付账期不超过60天,加强产品一致性抽查,开展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汽车行业一系列整治“内卷式”竞争措施先后落地,无序价格战、账期拖长、虚假宣传等顽疾正在一步步得以纠正,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综合来看,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延续近年来的高质量增长态势,呈现出‘规模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的显著特征。”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成为核心驱动力;出口增长动能强劲,结构优化显著;自主品牌市占率突破新高,行业集中度提升;利润承压与技术创新并存。
近日,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在其年度行业深度分析报告《2025全球汽车展望》中,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做出了预测。报告称,在2024年销售新能源汽车的129个品牌中,有15个品牌到2030年仍将保持财务活力,占据新能源汽车总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三。该报告还预计,到2025年,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将达到67%,而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将持续下降。
2025年1月,深圳车主林先生驾驶二手奔驰车在高速行驶中突遭强制熄火,险酿车祸。原来林先生所购买的是一辆抵押二手车。原车主赖某通过定位获知车辆位置,并遥控启动车辆,授意代驾司机将车开走。随后,林先生发现车辆被盗,并通过定位找到车辆开回。在此过程中,赖某发现车辆发生移动,遂多次通过手机遥控,让车辆多次执行远程熄火动作,以阻止林先生将车辆取回。事后,赖某自行投案。
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名誉会长沈进军接受媒体采访时,则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解题思路。他指出,当前经销商所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是行业频繁降价背后掩盖的供求严重失衡。而解决办法是不应该过度评判价格的涨跌,要把关注点放在涨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涉嫌违法。
毒辣的阳光,聒噪的蝉鸣,浓密的树荫,都在宣告着2025年的旅程已行至过半。回头看,上半年的汽车行业品尝了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甜蜜滋味,却也在“内卷”的阵痛中不断反省与纠偏。
“反内卷”声浪下,行业生态正在重塑。6月,10余家车企陆续承诺将供应商账期统一至60天内,减轻供应商资金压力,改善汽车供应链厂商生存环境。工信部近期也陆续对动力电池、智能驾驶、隐藏式门把手等伴随新能源市场兴起而带来的技术变革提出更严格的要求,收紧安全阀门。
7月7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宣布,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国际标准ISO 34505:2025《道路车辆 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 场景评价与测试用例生成》正式发布。新的国际标准主要规定了自动驾驶系统测试场景的评价流程与试验方法,明确测试场景暴露率、复杂度、危险度等评价指标的判定要求,并定义了测试用例生成的一般性方法及其必要特征。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