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编辑推荐: 本文聚焦上皮性卵巢癌(EO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转移性乳腺癌(HER2-negative mBC),研究同源修复缺陷(HRD)及 BRCA1/2 检测模式、相关因素和阳性率。发现检测存在差异,应增加检测,为精准治疗提供依据,助力癌症治疗发展。
食管肿瘤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癌症。食管鳞状细胞癌(SCCE)是主要亚型,与多种遗传改变相关。随着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兴起,基因驱动的肿瘤通路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发现。 本文报告一例 82 ...
本研究结果扩大了与BRCA1和BRCA2致病性突变相关的癌症类型范围,明确了有相关癌症家族史的个体进行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同时为这些癌症患者的 ...
BRCA1和BRCA2基因的致病性变异(PVs)显著增加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但其对生殖和体表特征(如绝经年龄、身高)的影响长期存在争议。 既往研究提示BRCA1/2可能通过DNA双链断裂修复(DSB)机制影响卵巢衰老,但样本量小且未校正预防性手术(如RRSO)的干扰。
这种基于人群的BRCA1/2检测模式转变可以确保更多的女性采取预防措施来降低她们的癌症(乳腺癌和卵巢癌)风险。 对所有女性进行BRCA1/2基因突变 ...
酶活依赖性验证实验进一步证实,回补野生型USP37能够完全恢复因USP37缺失导致的细胞对ATR抑制剂(ATRi)敏感性,并降低染色质上RPA的负载量,而回补催化死亡突变体C350S则无法挽救这些表型。
“我们有相应的临床实践共识,指导医生更好地为患者进行精准的诊断和及时地给予方案的可及。比如对于三阴性乳腺癌伴随BRCA1/2基因突变,要及时跟进治疗方案。”张瑾表示,针对BRCA基因突变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可采用PARPi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含铂化疗等辅 ...
此外,由于 MSANTD4 保护翻转复制叉末端的机制与传统的 BRCA1/2-RAD51 轴完全不同,研究者还发现,MSANTD4 的缺陷能够进一步加剧 BRCA 缺陷细胞中新生 DNA ...
遗传BRCA基因突变的女性于80岁前患上乳腺癌或卵巢癌的风险,明显较一般人高——携带BRCA1基因突变者患乳腺癌风险为72%,BRCA2为69%;携带BRCA1基因 ...
针对遗传性卵巢癌,自2013年项目起,肿瘤医院依托于BRCA突变检测项目,开展初步的遗传咨询及检测工作。 2016年起,医院卵巢癌研究团队与病理科合作,开展预防性的输卵管卵巢切除手术;并于2017年起启动妇科肿瘤遗传咨询门诊,为相关患者和家系管理提供了更加便利有效的途径。
2025年1月2日——阿斯利康与默沙东联合宣布其PARP抑制剂利普卓®(英文商品名:Lynparza,通用名:奥拉帕利)在华获批用于接受过新辅助或辅助化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