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54年9月20日,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1197名代表,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代表 ...
1954年9月15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是人民民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会议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54年9月15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此前,一直由中国人民政治 ...
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章第一百零六条专门是关于首都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是北京”。
1954年9月9日凌晨2时,毛泽东在修改了一部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的报告》稿后,决定约政治局常委讨论这个报告稿的前两章,即第一章 ...
分享到:届次主席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9月~1954年9月毛泽东朱 德、刘少奇、宋庆龄 (女)、李济深、张 澜、高 岗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年9月~195 ...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分享到: 人参与 0 条主评论 条评论 0 条总评论 毛泽东主席与喜饶嘉措大师亲切交谈(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1954年9月, 毛泽东 主席与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的青海代表、中国佛教协会代会长喜饶嘉措大师亲切交谈。
1954年5月7日,天气晴朗,蒋介石在儿子蒋经国的陪伴下,悄悄来到了浙江台州的大陈岛。两人没有进入岛内,只是在岛上的岸边停留。蒋介石站在岛上拍了几张照片,随后坐在一把藤椅上,凝望着远方家乡的方向,默默地陷入了回忆之中,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沉思。
然而,时光荏苒,到了1954年,郑禹的真实身份被揭露。人们逐渐得知他在抗日战争期间所做的种种可耻行径,他为日本侵略者效力的罪行引起了广泛的愤慨。郑禹很快被北京市公安局逮捕,并于同年被判处死刑。1954年,郑禹在56岁时被执行了枪决,至此他的一生走向了尽头。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1954年6月25日开始,周恩来总理对印度和缅甸进行了访问。 访问印度期间,他同印度总理尼赫鲁举行了会谈,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重申了两国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所规定的两国之间关系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