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两国一致同意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列入公报和协定中,以此作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 1954年6月25日至29日,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1954年6月下旬,应邀访问印度时,和印度总统拉金德拉·普拉沙德 ...
图为1954年6月,邓小平在宪法起草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发言。 1952年7月,邓小平离开了工作近3年的西南,到北京担任政务院副总理,开始了他革命生涯中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作为政务院副总理,邓小平从这时起开始成为周恩来总理的得力助手。他负责分管监察、民族、人事等方面的工作。后又兼任 ...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这部宪法因此被称为“五四宪法”,它深刻总结了中国人民100 ...
1954年6月2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根据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审定的阅兵方案,发出国庆首都阅兵工作的指示,决定以华北军区为主组成首都国庆阅兵指挥部,统一领导地面受阅部队训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组成空军阅兵指挥机构,负责组织空军受阅部队训练。
1954年6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两天后,《人民日报》全文刊登宪法草案并发表社论 ...
然而,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杨立三并未满足于现状。在教育中,他发现,很多穷苦人家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他深知,只有改变整个社会,才能让穷苦百姓过上好日子。正是这种心情,促使他在19岁时加入了湘军,投身革命。
1954年9月20日下午5时55分,中南海怀仁堂。当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经1197名代表以 ...
1954年2月6日:邓小平在中共七届四中全会上的发言要点 2014年03月12日10:40 来源: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