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而《广陵散》,更是嵇康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曲子原本是流传在广陵地区的民歌,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了一部规模宏大的古琴作品。嵇康对《广陵散》极为喜爱,将其改编加工。后来,嵇康因得罪钟会,被司马昭以 “吕安事件” ...
魏晋风骨总让人想起那些生活在乱世中的文人,放荡不羁,清谈哲理,抛弃世俗与权力的枷锁,追求超脱的心灵自由。为什么这些人,会成为后世文人梦寐以求的“楷模”?
王树增 人们多叫我作家,我更喜欢的是有人说我是军旅作家,因为我首先是一名军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数十年来,我专注于历史题材的非虚构写作,除了《天著春秋》《1901》《1911》等古代、近代史作品,我还写有“当代战争系列”,后者主要由4部作品构成: ...
上海市虹口区山阴路,住着鲁迅,上海市虹口区溧阳路,住着郭沫若,两位文豪的故居相距不过500米远,但文人风骨的差距却要以光年来计。 文人中 ...
如今,当我们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时,我总会联想到电影中所展现出的精神,仿佛“风骨”二字在新时代被具象化了。 教育家精神的内涵丰富,而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教育家精神在育人实践中特别是在课堂中落地生根,让师者“风骨”在课堂中彰显“三色”。
“戏是演给人看的,可剧场装不下所有想看的人。” 在电影《戏台》发布的“嬉笑怒骂皆风骨”陈佩斯特辑中,陈佩斯这句话揭开了他将《戏台》从话剧舞台搬上银幕的初心。 从春晚舞台为千家万户带来笑声,到如今为话剧和电影奔忙,陈佩斯对舞台和表演的 ...
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出生于湘南道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早逝,随母投靠舅父龙图阁直学士郑向。少年时他便展现出好学深思的特质。成年后,凭借舅父恩荫和自己的才干,步入仕途,在江西、湖南、四川、广东等地担任了一系列地方官职,如分宁主簿、南 ...
林书香祖籍中国海南琼海,1940年生于马来西亚安顺,1945年二战结束后随母移居新加坡。1962年入读南洋大学时已是校园书家,受邀书写“长风万里 大业千秋”大字,作为南大图书馆红墙毕业盛典会场背景榜书,令不少时人念兹在兹。1963年南大创办人陈六使公民权被褫夺时,林书香为南大人到政府大厦前和平请愿而写标语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