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从文学史上来看,建安七子的出现,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打破了以往文学那种过于华丽、空洞的风格,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风尚 —— ...
更难得的当然是和妙玉如出一辙的雪水,落在花枝上的雪尤为珍贵。朋友知他有此嗜好,常以此相赠。当得知邻人焦五斗家中收藏有一年前所收的蜡梅上的雪水,汪士慎持瓮相求,以一幅《乞水图》相赠。
王树增 人们多叫我作家,我更喜欢的是有人说我是军旅作家,因为我首先是一名军人。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数十年来,我专注于历史题材的非虚构写作,除了《天著春秋》《1901》《1911》等古代、近代史作品,我还写有“当代战争系列”,后者主要由4部作品构成: ...
摒弃或忽视风骨的审美,无疑是有着严重缺失的不健全的审美。 最早提出风骨这一对文学艺术内容与形式最高要求的,应是一千四百年前南朝齐杰出 ...
川剧《丁宝桢》自2024年11月12日在成都金沙演艺中心首演以来,已演出33场。不仅在成都各区(市、县)的剧场、社区、高校轮番上演,还走出成都,先后亮相重庆、遵义、天津和北京的剧场。
风骨,是刘国玉焦墨山水画的品格追求,是他文化修养、美学思想、艺术造诣、人格精神的综合呈现。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是为风;“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风清骨峻是也。
11月16日,戴荃历时三年倾力打造的2023全新专辑《风骨谣》上线,专辑展露他这十年来所专注与坚持的“风骨”——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气节与自信 ...
《风骨 . 致敬郑板桥》既显示了一位当代艺术家对于古典艺术家的学习与景从,也意味着一位古典艺术家在当代的重新发现与阐扬。 板桥画兰曾题“还向山中”;付少雄则相信“银锡之器不应为稀有之物”。 让艺术创作回到生活才是最有效的传承与创新。
士人风骨何处寻 ——读苏露锋《士人风骨》有感 余孟孟 中国古代长期都是“士农工商”组成的“四民社会”。 士人居“四民”之首,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社会发展、民族性格、世俗风尚等都有引领和塑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