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1940年前后,国民党政府趁抗战相持之机对陕甘宁边区实施经济封锁,切断军饷、邮路和物资往来,又逢该地区遭遇大旱减产,边区部队粮食奇缺,只能以黑豆、野菜充饥,许多战士患上夜盲症、痢疾等。在严峻的形势下,中共中央与陕甘宁边区政府迅速决策,探索建立集中统一的贸易管理体系,重建战时经济秩序。 中央决策设立物资局 1940年年底,中共中央开始以制度性设计探索陕甘宁边区商业秩序的统一建构。毛泽东同志在《论政策 ...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宁夏盐池是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曾作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和后勤保障基地,为抗日战争提供了有力支援。党的十八大以来,盐池依托红色资源、自然资源,努力绘就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新画卷。
1943年,陕甘宁边区发生了一宗惊人的案件。高迎村的李科长收到上级指令,需带着800万纸币前往灾区支援民众。为了确保这些钱财的安全,他将其小心地存放在自己的窑洞内,并安排了几位可信的人守卫。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第二天一早,这笔钱竟然凭空消失了。
这是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7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
在大生产运动中,中央领导人以身作则,带头劳动。毛泽东在杨家岭开垦菜地,种植西红柿、辣椒;朱德率警卫班垦荒3亩,瓜菜满园;周恩来摇起纺车,一夜纺出匀细棉线,被评为“纺线能手”;1943年中央机关举行纺线大赛,任弼时摘得桂冠…… ...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把反贪污、反浪费当做一件大事来抓。1939年4月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围绕“三民主义”的各个方面,阐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施政纲领》不仅对陕甘宁边区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全国其他抗日根据地也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它在政治上既保证了边区全体人民的民主权利,在经济上也照顾了广大民众的利益。
1941年4月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举行第十届儿童节庆祝活动,毛泽东题词:“好生保育儿童”,并发表在4月13日的《新中华报》上。1942年4月,延安 ...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考核工作,有明确的制度、规范的程序、灵活的方式、严格的标准、完善的奖惩措施。在这些“合力”的作用下,干部考核工作卓有成效。广大干部积极向上,争当先进蔚然成风,既造就了优秀的干部,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干部考核工作--党史频道 ...
陕甘宁边区政府交际处旧址位于市场沟南侧西山下,曾是中共中央进行外交、统战、情报、接待为一体的重要组织机构和场所,也是《延安革命旧址 ...
陕甘宁边区筹建博物馆的种种设想,创立博物馆的实践,虽然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博物馆并未建立,但这无疑为建国后博物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最初经验。 在筹划博物馆的同时,陕甘宁边区因地制宜地成立了一些陈列室、陈列馆和展览室。
以及少数民族进行合法政治参与,反映各自利益诉求和表达各种政见提供了重要渠道,还成为其他根据地政权建设学习和效法的样板。 探索了新民主主义政权体制的基本框架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探索形成了兼具民意表达与权力运行的民主政治模式,不仅为边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更开辟了 ...
1 天
手机新浪网 on MSN“就业在线”开展“人社(就业)局长进直播间”陕甘宁专场 跨省 ...本文转自:中国组织人事报记者任社宣本报北京讯(记者任社宣)“职引未来筑梦青春”,第六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火热进行中,“就业在线”平台开展“人社(就业)局长进直播间”跨省联动直播带岗系列活动。7月31日19时,平台携手陕西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开展陕甘宁跨省联动直播带岗,人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