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 ...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 ...
新华社杭州6月22日电 题:从文人到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 ...
今年是郁达夫殉难80周年,这位被誉为“反法西斯文化战士”的作家,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后仍遭日本宪兵秘密杀害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丛林。1939年至1942年间,郁达夫在新加坡发表了大量支持抗日和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文章,极大鼓舞了海外华侨抗战的士气。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 ...
1942年2月4日,郁达夫和国内的一些文化人离开了即将被日寇占领的新加坡,流亡到印尼的苏门答腊,可是不久后,这里也被日寇占领了。这时,郁达夫不得不改名“赵廉廉”,在苏门答腊过起了隐蔽生活。 为了生存,苏门答腊的几位华侨集资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改名换姓的郁达夫就乔装为 ...
新华社杭州6月22日电 题:从文人到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 新华社记者许舜达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 ...
郁达夫像。 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供图 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书写了, 从文人到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党史 ...
法西斯主义者,而在他们的日记里,我们可见到了“被役前的错误观念害怕了”等忏悔畏法之辞。此外的感想还很多,当于去武汉之后,再慢慢的(地)写出来。 上述600余字的报道,主体内容为郁达夫向记者畅谈台儿庄劳军之感想。南宁《民国日报》与《西京日报》的报道,除标题在文字上略有不 ...
郁达夫像。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红色报刊史料研学中心供图美丽的富春江畔,郁达夫故居静静矗立,而那位曾在这里眺望江景的文人,早已献身民族解放事业。一介书生,以笔为戈,最终血染南洋,他用生命书写了中国文人的铮, 从文人到战士:郁达夫的笔尖抗战(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雄 ...
郁达夫的名字,成为一切年青人最熟悉的名字了。人人皆觉得郁达夫是个可怜的人,是个朋友,因为人人皆可以从他作品中,发现自己的模样。 这些 ...
二层保留了郁达夫母亲和奶奶的居室,以及郁达夫曾独居苦学的房间“夕阳楼”,还展出了郁达夫当年曾经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郁达夫创作的一系列文学作品。 此外,墙上的文字和图片简介,则详细的介绍了郁达夫作为革命烈士和著名文学家的波澜壮阔的一生。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