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梁楷(约1150—1210年),山东东平人,南宋画坛的“叛逆天才”。梁楷出身官宦之家,却历经战乱,宋宁宗期间,他成为宫廷画院的待诏,其绘画技艺备受时人称赞。皇帝曾赐梁楷金带以示荣宠,但他厌弃画院的规矩束缚,竟将金带挂在院中飘然而去。世人也因梁楷的放荡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习近平四块玉·闲适二首词作者:关汉卿旧酒投,新醅泼,老瓦盆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鹅,闲快活。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甚么?
3 天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画作赏析】赵素芳笔韵,繁花绘梦,墨舞富贵诗章在艺术的繁花似锦中,赵素芳老师以笔为弦,轻拨一曲曲花开富贵的悠扬乐章。
髡残(1612—1692),俗姓刘,湖南常德人,明末清初“四画僧”之一。他的人生充满传奇:幼年丧母,20岁出家为僧;明朝灭亡后,曾加入南明抗清队伍,失败后避居深山,在桃源古刹中历经三个月“枕石漱水、避雨虎穴”的艰险生活。这段经历让他对自然山川有了深入 ...
石涛(1642—1707),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是明靖江王后裔。他与八大山人、髡残、弘仁被誉为“清初四画僧”。石涛幼年遭遇明朝灭亡,被迫削发为僧。他一生云游四方,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理念 ...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 ...
龙卫,云南昭通人,1996年在昭通日报发表散文《山野里的一朵小花》,昭通教育,昭阳教育发表过文学作品,散文。作品也入选中国教育探索。
作品赏析: 《清明上河图》 [1]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 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
环球在线消息:易卜生曾对一个给他写传记的作者路德维希·帕萨尔格说:“我所创作的一切,即使不是我亲自体验的,也是与我经历过的一切极其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