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中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人是陈启修。1925年春,陈启修由朱德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他流亡日本,易名陈豹隐,潜心 ...
在《数据资本论》这本书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连接科学(MIT Connection ...
马克思在世时,季别尔、考夫曼等俄国经济学家就曾发文章评论《资本论》。马克思去世后,为了应对洛贝尔图斯的挑战(即指责马克思剽窃了他的剩余价值理论),恩格斯在《资本论》第二卷序言(1885年)中,向发难者发起反挑战,即“有奖征文竞赛”。竞赛持续到1894 ...
6月3日至4日,由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和南京大学哲学系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当代资本主义研究暨纪念《资本论》出版150周年国际学术 ...
《资本论》的第一个外文版是俄文版,1872年在沙皇俄国发行。当时的沙皇被共产主义吓得杯弓蛇影。但沙俄的新闻检察官认定《资本论》是“纯粹的 ...
一百五十年前,批判资本主义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Karl Marx)所著的《资本论》首次出版。在柏林墙倒塌时,《资本论》曾被认为将就此被扫入历史的 ...
身处现代社会的我们,应当以何种视角阐述《资本论》? 如何避免误读《资本论》? 如何立足《资本论》哲学思想理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 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既是理论的需求,也是时代的需要。 本版今天特组织刊发3篇文章,希望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讨论。
德文版《资本论》 王茂荫像 文/刘绍义 马克思的《资本论》于1867年问世,在这本举世闻名的著作中,全世界有680多人榜上有名,王茂荫是唯一进入 ...
关于毛泽东读《资本论》的相关情况,党史学界一直有各种不同观点。不少人认为毛泽东是到延安以后读的《资本论》,也有学者认为“毛大概没有 ...
但他对《资本论》这部著作,仍然怀着尊崇的心情常常阅读。 可惜的是机不凑缘,由郭沫若这样的名人来翻译马克思巨著《资本论》的良好愿望,成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