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中国诗学批评史》(第四版),陈良运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版。内容简介该书是诗歌理论领域经典之作,提出中国诗学批评发展历史的四 ...
《杜诗学通史》全6编,约230万字,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由著名杜甫研究专家、山东大学教授张忠纲先生主编,大体以时代为经、文献为纬,系统 ...
2019年11月1至3日,“第八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美诗歌诗学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浙江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hines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oetry and Poetics, CAAP)主办,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共有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阿尔及利亚 ...
该著作通过对明代乐府诗学的系统研究指出,与汉唐、宋元时期的乐府诗学相比,乐府诗学在明代发生了显著的转型,这种转型表现为从以解题诗学为主发展到以评论诗学为主,从以传统的音乐研究为主转向了以文学研究为主,从只重视乐府诗的社会功能转向了对乐府诗思想艺术全方位的关注。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和阳明心学的流行,重视个体价值、寻求思想解放、超越传统道德规范的自然人性论逐步成为晚明思想界的一股潮流,其中又以王学左派的“泰州学派”即“狂禅派”最称典型(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论》)。汤显祖少从“泰州学派”罗汝芳游,也是李贽学说的崇拜者(《答管东溟》),深受王学左派影 ...
诗学不仅要加深对生命和文化的理解,而且要由理解激发出乐趣。 诗学乐诗,才能使诗的生命生生不息。 清人吴乔辨析诗与文的体制辞语不同,认为“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 饭不变米形,酒形质尽变”。
黄先生2021年出版的专著《梵汉诗学比较》是他在梵语文学、梵语诗学、比较诗学领域多年翻译、研究的结晶。 狭义上的“诗学”可以用作诗歌理论的专称,而黄先生在书中依国际通则,将“诗学”(Poetics)作为文学理论的通称,考论印中古代文论的方方面面,旁征博引,融会贯通,纵横华梵,精彩绝伦。
鉴于诗学思想中诗歌史与诗歌批评两大层面的划分,本书的重心在后者,这固然主要是由明代诗学思想史的研究对象所决定的,而且作者于此多有新的发现、新的阐释、新的建构,但诗歌史毕竟是一个重要方面,若能适当兼顾并与诗歌批评互观互释,则可能会使《明代诗学思想史》更加丰富多彩。
光明网新闻中心 on MSN11 天
“压卷”之争与明清诗学观念的演变
自宋代开始,“压卷”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文学、绘画、书法、碑刻、科举试文等在内的各种文化排序中。
杜诗学研究形成体系者首推金代元好问,他的《杜诗学》一书,洵为杜甫诗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其书虽佚,而《杜诗学引》犹存,可以略窥其梗概。
白鸦:过程诗学强调的回应互动,倡导的深度生态心,你理解为慈悲当然可以。蕅益智旭大师说,学佛无非两件事,一是明心见性,一是慈悲方便,你把后者理解为与众生的互动回应也可以,但并不仅仅如此。 余子昧:今天我对“互动”的理解也更进了一步。正如《过程诗学提纲》说的那样:上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