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总的看来,汤显祖不仅重视情感于诗之基础作用,也未曾放弃对儒家道义的追求。岳元声《汤临川玉茗堂绝句序》曰“诗,六经之微言也。骚人好谭诗矣,谭诗好谭微矣。好谭微而微绝,亦复更为不好谭微矣。谭其所不好谭微,而微更绝。微言不续,情性淆讹,而天地万物之心闭。彼夫藉口雅言,而流连于鸟兽草木之骚屑者,此政不可与临川言诗者也”,关联“微言”“性情”论“玉茗堂诗”之隐喻,分析其道艺并重的诗学内涵,可以说是切中肯綮的 ...
宇文所安在书中深入分析了庄子、王守仁等经典文本,探讨了记忆如何塑造个体与集体的文化认同。追忆不仅是对往事的回顾,更是当下自我剖析与未来展望的文化行动。正如他所言,这种记忆衍生的诗学并非单纯的怀旧,而是一种激励我们在历史回音中寻找意义的动力。
霍俊明沈苇的最新诗集《水上书》聚焦于浙江的四条诗路,即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以及瓯江山水诗路。重返江南后,沈苇用了四年多时间对四条江南诗路进行了田野考察,这些带有“行动诗学”意义的诗作创作也是作为浙江人的沈苇对故乡以及江南的精神回馈与文 ...
《中国诗学批评史》(第四版),陈良运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21年11月版。内容简介该书是诗歌理论领域经典之作,提出中国诗学批评发展历史的四 ...
2019年11月1至3日,“第八届中美诗歌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美诗歌诗学学会第八届年会在浙江理工大学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中美诗歌诗学协会(Chinese/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oetry and Poetics, CAAP)主办,浙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共有包括来自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阿尔及利亚 ...
礼乐文化视野下的唐代乐府诗学研究 作为唐人乐府诗创作实践指导与经验总结的唐代乐府诗学,既是唐前乐府诗学的总结与发展,又是唐后乐府诗学 ...
华侨大学教授陈庆妃对话福建社科院研究员刘小新:华人文化诗学何以推动文明互鉴? 【本报特约作者 陈庆妃报道】刘小新研究员的学者生涯从 ...
安妮·普鲁的《鸟之云》以68岁高龄买下怀俄明州640英亩荒原的决断开篇,那朵形如飞鸟的暮云成为她灵魂的印记。这部回忆录超越了房屋建造的表层叙事,成为一部关于土地、记忆与存在的荒野诗篇。普鲁写道:“那瞬间的心灵触动,使我忽略了此地不通电的现实。”这种近乎神启的冲动,与梭罗“有意识地生活”的宣言,遥相呼应,却因西部荒野的粗粝质地而更具冲击力。
1、孔子诗学世界之“言” 孔子诗学世界首先是一个“言”的世界,孔子对其子伯鱼云:“不学《诗》,无以言。 ”但孔子诗学世界之“言”,并非文学艺术形态的纯粹情感语言方式,亦非科学形态的思辨理性语言方式,而是情理交融的诗性的“启发语言”。
杜诗学研究形成体系者首推金代元好问,他的《杜诗学》一书,洵为杜甫诗学研究的开山之作。 其书虽佚,而《杜诗学引》犹存,可以略窥其梗概。
夏述贵 在中华诗学的灿烂长河中,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时期占据着独特而关键的位置。四川师范大学钟仕伦教授团队潜心钻研,推出的《先秦两汉 ...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3 天
“压卷”之争与明清诗学观念的演变
本文转自:河源日报从“孤篇压卷”到“多元审美”“压卷”之争与明清诗学观念的演变   自宋代开始,“压卷”作为一个重要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包括文学、绘画、书法、碑刻、科举试文等在内的各种文化排序中。其最初意义,不过指作品序列或集合中的“第一个”,但因其常占据排头位置,故很快便引申出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