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哲学。2025年8月6日(周三)晚7:30,复旦大学教授李辉将在猫猫茶书店举行《茶道经译注》读书会,吸引了众多茶文化爱好者的关注。此次活动由周重林茶文化主办,是“周重林茶文化”读书会的第420期,采用微信视频号直播连麦的形式,便于更多人参与。 这场读书会的亮点在于李辉教授的深厚学术背景。他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及博士生导师,同时也是现代人 ...
“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是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年来重点打造的一套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读物,按经、史、子、集分类,精选古代各领域具有 ...
《陶庵梦忆译注》中国古代名著全本译注丛书 [明]张岱 著夏咸淳 刘海琴 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45.00元978-7-5732-0839-2内容简介《陶庵梦忆 ...
《汉书》是中国历史上首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所撰写的这部巨著共一百卷,详细记录了从西汉开国到王莽新朝之间的历史与人物。书中不仅有汉武帝的文韬武略,还有霍去病的传奇一生,以及苏武牧羊、霍光专权、王莽新政等历史事件。如果你想深入了解西汉的真实历史,那么这本《汉书》无疑是必读之选。
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初版于1958年,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每章分为原文、注释、译文三部分。 译文流畅明白,不但给专业研究者提供了研究线索,更便于普通读者正确理解《论语》,因此在学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古文字学家张政烺曾撰文赞誉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和《孟子译注》为同类著作的典范。
昨天,中华书局给出一组令人欢欣鼓舞的数字:一本《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去年一年卖了33.8万册,如果加上繁体字本等各种版本 ...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最近召开《古兰经节选简注》出版座谈会,引起海内外穆斯林的密切关注,并引发争议。中国负责宗教事务的官员表示,发布中文 ...
两岸共同译注,过程“有点难” 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参与《台湾通史》译注工作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邓孔昭直言,“这个过程蛮辛苦,不容易”。 他解释,《台湾通史》是连横先生以文言文写就,为求文章典雅,连横运用了许多古雅词句和典故。
周振甫除了译注,也做了很多考究工作,解释《易经》的起源,各名词背后的渊源,帮助读者梳理各家各派对《易经》的诠释。 在谈到周易的思想时,周振甫归纳出“观物取象”“万物交感”与“发展变化”的观念,指古人选取生活中接触到的自然界中八种元素来解释万物,接着万物在阴阳两极的 ...
《史纪》英文译注版首发式在厦大举行。图为聂德宁(左)、包乐史。 厦门日报讯 (文/图 记者 陈天助)昨日,印尼华人历史文献《开吧历代史纪》(下文简称《史纪》)英文译注版首发式在厦大举行。南洋研究院前院长庄国土教授在首发式说,《史纪》是印尼在地华人自己编撰的编年史,英译注 ...
中国日报2月27日电 连横《台湾通史》(译注本)简体版新书发布会27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办。大陆有关方面负责同志、连横先生后裔、两岸专家学者、出版界代表等约100人出席。 《台湾通史》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和史学家连横所著的文言纪传体通史,首次完整记叙了台湾从隋代至1895年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