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五牛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题材,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著名画家韩滉(723—787年)的同名作品。韩滉的《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纸本设色画之一,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誉为“镇馆之宝”。该画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五头姿态各异的牛,展现了古代农耕文明对牛的 ...
在艺术创作上,张韶石以花卉画而闻名,尤其以牡丹最为出色。他的牡丹画不仅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更在细节上展现了他对花卉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视角。牡丹,这种被誉为“花中之王”的植物,在张韶石的笔下,仿佛有了灵魂,成为了他艺术生涯中的重要主题。
《设色星图》这一卷轴彩绘的古星图在国内还是首次发现,24个方位的罗盘是研究中国航海不可缺失的重要文物。 丝路千年,东西贯通,器以载道 ...
石涛(1642—1707),俗姓朱,名若极,法名原济,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是明靖江王后裔。他与八大山人、髡残、弘仁被誉为“清初四画僧”。石涛幼年遭遇明朝灭亡,被迫削发为僧。他一生云游四方,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理念 ...
当一位画家拿起画笔,开始描绘一座公园的时候,这座城市园林或许正在从传统绘画中象征隐逸理想的林泉高致,转化为普通市民休憩游玩的公共空间。7月29日,上海中国画院推出的“都市林泉”展览在上海程十发美术馆开幕,以独特视角,呈现1950年代“新国画运动”催生的一批创作,展品近50件。中山公园、黄浦公园、人民公园、豫 ...
髡残(1612—1692),俗姓刘,湖南常德人,明末清初“四画僧”之一。他的人生充满传奇:幼年丧母,20岁出家为僧;明朝灭亡后,曾加入南明抗清队伍,失败后避居深山,在桃源古刹中历经三个月“枕石漱水、避雨虎穴”的艰险生活。这段经历让他对自然山川有了深入 ...
”“吴妆 (装)”设色法一改厚重为淡逸,变为大痴的浅绛法着眼处大致是两个方面:花青 (偏冷)与赭石 (偏暖)混晕入墨色之中,然后渲染于墨笔之间 ...
汉代武梁祠距今1900多年,以乍看如剪影般的石刻线画装饰整体空间。本次展出的西壁拓片,中间两层竟刻画了“老莱娱亲”、“荆轲刺秦王”等七个 ...
《设色星图》现保管于莆田市博物馆内,为国家一级文物。 记者在博物馆工作人员出示的影像资料上看到,《设色星图》为大型卷轴式纸本画,中央 ...
江南的设色山水至元代钱选、赵吴兴而一变,洗宋人刻画之迹,运以虚和,出之妍雅,后至吴门,文衡山润以温润雅逸之趣,他们的作品都体现了 ...
转自:辽宁日报 由明代画家戴进创作的《设色聘贤图》,描绘了东汉末年刘表聘庞德公的故事。画中,一高士身着白袍,肩荷耕锄,坐于石上,捧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