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角果长度和种子重量是决定油菜产量的核心农艺性状,但长期以来,调控这两个性状的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论文通讯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顿小玲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研究人员通过化学诱变技术获得了角果变短、种子变轻的突变体,并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历经5年系统研究,成功锁定了调控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
编辑推荐: 为解决传统表型分析耗时费力的问题,英国研究团队开发了结合半合成数据生成与主动学习的DeepCanola系统,通过Mask R-CNN模型实现油菜角果瓣膜(valve)的实例分割与精准测量,在有序和无序场景下均达到R2 0.95的测量精度,显著提升育种效率并拓展至十字花科相关物种表型分析。
编辑推荐: 为解决芸薹链格孢(A. brassicae )从角果到种子的传播、适宜环境条件及种子检测阈值未明确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特定温湿度利于病害发展,角果到种子传播率约 42.6% ,还明确了不同温度下病菌在种子中的存活情况及 PCR 检测阈值,为病害防控提供依据。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24日讯(记者周劼 通讯员余波) 油菜籽是国产植物油的第一大油源,而油菜籽生长中角果常常炸裂,“落粒”导致减产 ...
新华社武汉12月3日电(记者侯文坤)油菜成熟后角果易裂角落粒,导致机械化收获产量损失大,是推行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一大瓶颈。中国农业 ...
华声在线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奉永成胡盼盼通讯员曲亮)10日,华容县团洲垸2.5万亩油菜开始收获,一个个粗壮的角果在收获机里炸开,一粒粒黑色的油菜籽从角果里跳出来钻进机斗。省农科院组织的测产专家组现场测定,团洲垸2.5万亩全程机械化种植的 ...
湖南日报5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奉永成 胡盼盼 通讯员 曲亮)10日,华容县团洲垸2.5万亩油菜开始收获,一个个粗壮的角果在收获机里炸开,一粒粒黑色的油菜籽从角果里跳出来钻进机斗。省农科院组织的测产专家组现场测定,团洲垸2.5万亩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沣油789”油菜平均亩产达223.6公斤,大 ...
新疆日报讯(记者岳燕云报道)一株植物能结出6种形状各异的果实,你见过吗?这便是被称为角果藜的“风滚植物”。由于这种植物株形似球,待果实成熟后,遇有大风,其主茎会被吹断,其球形植株就会随风滚动,如同在荒野上“赛跑”一样而得名。 ????近日,记者采访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