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陈衡哲在各地考生中脱颖而出,以全国第二的成绩成为首批九名清华留美女生中的一员。 那年,“造命”的陈衡哲扬帆远航,开始了她的留美生活。
你是否曾听说中国的第一位女教授是谁呢?这个令人敬仰的人物便是陈衡哲。她的经历和成就无不令人刮目相看。在她34岁之际,她创造了多个历史“第一”:作为清华大学经过层层选拔的首批留美学生,陈衡哲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硕士学位获得者,并且在中国近代史上,她也赫然成为了第一位女性教授。
陈衡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女作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 陈衡哲幼年深受有留学国外经历的舅父的影响,对西方的科学技术尤其 ...
陈衡哲墨渖不难觅得,例如《任鸿隽陈衡哲家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附图多帧,再如《华翰品墨:罗家伦珍藏名家墨迹》北方文艺出版社2014年版也 ...
陈衡哲1890年生于江苏省武进县,原名陈雁鸟,字乙睇,家中行二。 祖父陈梅生有12个子女;伯父陈范 (《苏 报》馆主)、父亲陈韬都是当时著名的 ...
陈衡哲也会跟任尔宁回忆起她的丈夫任鸿隽,在任尔宁看来,他们夫妻俩没有矛盾,感情一直很好。 他曾在回忆文字中提到,在三娘母心里,他的三 ...
其实在陈衡哲和胡适交往的时候,还有一个人对陈衡哲产生了爱恋之心,他就是胡适的好朋友任鸿隽。 任鸿隽是个学识极为渊博的人,当时他是《留美学生报》的主编。 而陈衡哲当时也在继续创作白话小说,其中就有一篇《来因女士传》投到了他那里。
陈衡哲由此想到,“为自己的思想感情寻找有创意的表达方式并非可望而不可即”;正是这段印象深刻的童年经历,使得她在胡适倡导白话文时成为 ...
只是陈衡哲仅将其视为戏园主人的“恶作剧”,而未意识到美国文化里对中国人的偏见与讥嘲。 陈衡哲的观剧感受,见证了中美文化交流中的形象扭曲与意识冲突,也向读者呈现出她对美国文化的高度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陈衡哲此时对女子参政运动的态度。
陈衡哲 王文静 能坐在民国北大教室,后来影响百年中国的那一批才女真是万幸。生逢乱世,却遇到了中国教育的黄金时代,校长蔡元培一纸聘书 ...
1979年深秋,舒衡哲开始陆续拜访曾亲历过五四运动、尚健在的重要知识分子,并进行了为期五年的口述史访谈,试图从历史概念研究转移到聆听历史 ...
舒衡哲:当我刚开始研究“五四”时,我还太过理想化,对中国知识分子在攻克传统壁垒中扮演的角色还持乐观态度。 1973年我到台湾地区访问学习,那时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台湾,阅读关于新文化运动(1916—1921年)思想先锋(例如 鲁迅 和陈独秀)的著作是闯入“禁区”的冒险行为。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