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59岁的袁大爷(化名)轻信“蟾蜍(癞疙宝)炖汤能祛湿”的传言,自行捕捉3只蟾蜍烹煮食用。不料,食用后短短半小时内,他便出现剧烈呕吐、四肢麻木、头晕头痛等严重症状。两小时后,病情急剧恶化,袁大爷陷入昏睡,并伴随小便失禁、全身冰凉、心率下降等休克表现。
近日,珠海一男子在家中食用蟾蜍中毒,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遗憾离世。专家提醒,除了蟾蜍之外,穿山甲、蝙蝠、野生鸟类、老鼠、蛇类等野味也 ...
蟾蜍、毒蘑菇、野河豚成“隐形杀手” 专家提醒:春季慎食野味,中毒严重可能致死 近日,珠海一男子在家中食用蟾蜍中毒,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 ...
近日,四川省自贡市公安局森林警察支队联合高新公安分局,成功侦破一起跨三省多地非法猎捕运输出售野生中华蟾蜍特大案件,查获野生中华蟾蜍 ...
蟾蜍头上有角,暗喻长寿吉祥;而身作三足,也正同清代《述异记》所载:“俗语云,三脚蛤蚆无处寻”,“古谓蟾三足”相合(蟾蜍和青蛙一样有 ...
名列世界百大入侵种的「海蟾蜍」,体长可达30公分以上、喷射毒液达1公尺;国内首度在草屯镇菜园发现,经国立东华大学教授杨懿如与林务局联繫 ...
美当局吁别乱舔「迷幻蟾蜍」 否则恐生重病 (法新社洛杉矶8日电) 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要求游客别舔所谓的「迷幻蟾蜍」,并警告说如果有人想藉 ...
怀俄明蟾蜍,Anaxyrus baxteri,在整个20世纪后期,由于栖息地破坏和真菌感染等因素,遭受了严重的数量下降。 20世纪90年代,为了拯救这个物种,这种蟾蜍被纳入圈养繁殖计划。 科学家估计,目前野生蟾蜍的数量只有400到1500只,这意味着蟾蜍被认为是极度濒危的。
研究人员以蟾蜍(Amietophrynus regularis)和蜥蜴(Agama agama)为研究对象,这两种动物在校园环境中较为常见,且对环境变化较为敏感,常被用作环境健康评估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旨在确定校园土壤中选定重金属的浓度,以及这些重金属在蟾蜍和蜥蜴体内的生物累积情况,并评估其对动物细胞遗传 ...
宜宾高县一小学挖出10多吨重的螃蟹和蟾蜍雕塑形似螃蟹的石雕元旦期间,宜宾高县趱滩小学宿舍进行拓建工程,挖掘机在挖观赏水池时,挖到两块 ...
在康涅狄格州的一片森林里发现了一只可怕的“无头蟾蜍”,科学家们对此迷惑不解。 它有一副健康的身体和双腿,但没有一张脸。它缺少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