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植物蜡质是附着于表皮细胞外面的一层疏水结构,具有减少水分散失、防止紫外伤害及抵抗病虫害等作用。柑橘果实在采后贮藏保鲜中的水分散失 ...
番茄蜡质合成研究获进展 番茄 来源:网络 2024-09-04 11:14 该研究揭示了番茄SlLACS1基因参与番茄蜡质合成的分子机制,为培育耐干旱和耐储藏番茄新 ...
本研究通过双亲本群体和冬小麦精英系群体定位了影响小麦穗部和旗叶蜡质(glaucousness)的关键数量性状位点(QTL),发现3A染色体长臂的QFlg.ncb-3A位点可解释高达36.6%的旗叶蜡质表型变异,同时鉴定出1B(t1RS·1BL易位)、2A和4D染色体上三个穗部特异性QTL。研究揭示了蜡质性状的组织特异性遗传调控 ...
编辑推荐: 为解决苹果果实表皮蜡质合成机制不明的问题,研究人员开展了不同苹果品种表皮蜡质比较及MdMYB94调控功能研究。通过GC-MS、SEM等技术发现'福美'品种蜡质含量高达4,604,997.01 μg/dm2且富含50.39%烷烃,鉴定出MdMYB94转录因子正向调控蜡质合成,为苹果外观品质改良和抗逆育种提供新靶点。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媛媛科研团队在《自然—植物》在线发表研究成果,以高氮抑制苹果表皮蜡质的积累为切入点,首次 ...
水果上的“白霜”学名叫做“果粉”或“蜡质晶体”,就是植物表皮细胞角质膜外沉积的蜡质,是自我组装的蜡质晶体。 同一个种的不同生长阶段,甚至同一个种的不同品种之间这些 “白霜”均有变化。 另外,环境因素也会诱导蜡质成分和含量发生变化。
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媛媛科研团队在《自然—植物》在线发表研究成果,以高氮抑制苹果表皮蜡质的积累为切入点,首次 ...
本报讯(记者赵秋丽、冯帆)日前,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媛媛科研团队在《自然—植物》在线发表研究成果,以高氮抑制苹果表皮蜡质的积累为切入点,首次揭示氮素对苹果重要外在品质——表皮蜡质的调控机制。 苹果的外观因品种而异,其中蜡质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蜡质是 ...
莲叶蜡质的提取和分离 由于植物表皮蜡质主要由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包括烷烃、初级醇和酮类等化合物组成,故而可以利用有机溶剂氯仿或正己 ...
最近有网友晒图,把买的李子泡水里,竟然出现了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效果!看着是挺神奇,但这层膜是啥?李子还能放心吃吗?这层能让李子变透明的神奇物质是果粉和蜡质层,银杏果、葡萄、蓝莓等很多水果表面都有,是纯天然的“防护衣”,绝非人工打蜡,能起到锁水保鲜,抵御病菌害虫侵袭的作用。“水晶球”效果是怎么形成的 ...
人们购买果蔬时,最担心有农药的残留,尤其是一些果蔬上有白霜,就怀疑是不是农药的残留,会不会对身体有危害。水果表面的白霜和蜡质到底是 ...
将蜡质产品适量挤在涂抹工具上,然后从减震器的顶部开始,以螺旋状的方式慢慢向下涂抹,力度要适中且均匀。 每涂抹一小片区域,都要确保蜡质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