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8月17日,由777名色达本土民间藏戏艺人在色柯镇俄尔塘草原上表演格萨尔藏戏的各类人物,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上“最大规模格萨尔藏戏展演”。
8月17日,由777名色达本土民间藏戏艺人在色柯镇俄尔塘草原上表演格萨尔藏戏的各类人物,被世界纪录认证机构(WRCA)认证为世界上“最大规模格萨尔藏戏展演”。色达是“格萨尔藏戏”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随着藏戏的创新与发展,色达县将格萨尔说唱和 ...
被誉为“藏戏第一村”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扎西曲登村,以白面具藏戏闻名。走进村子,第一印象便是随处可见的藏戏元素。如今,这里有人经营民宿,有人登台演出,也有人设计藏戏文创。文化的自信,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藏戏的复兴,不仅是一门传统非遗艺术的复活, ...
作为蓝面具藏戏四大流派之一,湘巴藏戏起源于公元14世纪唐东杰布时期,距今已有700余年历史。 这场藏戏为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而表演。
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中扮演兄长顿珠的旦增梦朗和扮演弟弟顿月的罗桑朗觉,都是巴桑和中普琼两位藏戏老师带过很多年的学生,与老师们 ...
图片均为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剧照。 2月11日至14日晚,西藏首部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在自治区藏戏艺术中心连演四场。每次演出 ...
图片均为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剧照。 2月11日至14日晚,西藏首部少儿舞台剧藏戏《顿月顿珠》在自治区藏戏艺术中心连演四场。每次演出 ...
中新社日喀则7月18日电 题:百年湘巴藏戏庆西藏甲子华诞 代际传承焕新生中新社记者 赵朗 王世博海拔4000多米的南木林县的乡镇里,当地的民间 ...
值得一提的是,山南市税务部门联合文旅部门绘制“税惠文旅地图”,将藏戏演出点、传承基地纳入文旅推广体系,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帮助藏戏打破地域限制,从乡村戏台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可可西里藏羚羊晃着犄角,雅鲁藏布江浪纹漫过镜头,还有藏戏、藏药、西藏火锅......天地的辽阔与烟火的温暖,都在这 60 秒里,根本停不下来!
觉木隆派藏戏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属“蓝面具”藏戏重要流派,也是藏戏各派中流传最广的一种。 7月23日,藏戏演员拿着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