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香云纱是一种经过表面涂层处理的小提花绸,这种涂料来源于广东一种叫山薯莨的野生薯类植物的汁液。以山薯莨的汁水为天然染料,对坯绸反复多次浸染,染得棕黄色的半成品后,再用富含铁质的黑色塘泥对其单面涂抹,并放到烈日下曝晒。待泥质中的铁离子和其他生物化学成份与薯莨汁中的鞣酸充分反应,生成了黑色的鞣酸亚铁之后,抖脱塘泥,清洗干净,就成了面黑里黄、油光闪烁的香云纱。
薯莨在南方很常见,喜欢生长在杂木林或阔中林中灌丛中,通常它的块茎裸露在地表。 而它最神奇的一点,就是它的内部是鲜红色的。
唐代已有关于薯莨的记载,北宋沈括和明代李时珍都曾记述过薯莨的染色作用。 明代永乐年间,广东莨纱已出口到国外,清末民初生产的莨纱更受到 ...
佛山香云纱:薯莨衫窄笠丝堆,装束随宜笑口开 (2) 小 大 2016-12-21 14:41:17 中华网文化 参与评论 ()人 ...
回到位于杭州的研究室后,吕文扬对薯莨展开了系统研究。他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薯莨中的单宁、色素等有效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探究其染色原理和固色机制。同时,他还查阅大量古籍文献,从《天工开物》到地方志,梳理薯莨在中国传统染织业中的应用历史,发现其在丝绸、棉布等面料染色中的独特地位。
装薯莨汁用来染色的木桶,工人下班后可以直接加入温水泡澡,可以想象多么健康,那些工人是农村人,一般来说手脚皮肤粗燥,但是他们皮肤很 ...
7月4日下午,在漳州市区的众望书城,刚刚以“漳州传统木帆船薯莨染帆技艺” 成为市非遗传承人的郑水土,和首位台籍非遗传承人陈荣文,为设在 ...
“鉴于一般市民难以辨别白薯莨与可食用薯芋类植物,而白薯莨块茎有强毒性,经过专业加工后才可入药,并应在中医师指导下服用。”深圳市疾病 ...
据介绍,白薯莨,又称野葛薯、大力王、山仆薯和板薯,多年生有刺藤本,长达30米。块茎大小不一,卵形或长卵形,外表褐色,散生须根,断面 ...
岭南自古为越人之地,越人使用薯莨汁浸染织物和皮革由来已久。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梦溪笔谈》中记载:“《本草》所论赭魁(即薯莨),皆未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