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西汉时期是《孙子》书正式见于著录的重要开端,也是其书基本定型和开始流传的关键阶段。当时朝廷对兵书进行了三次大的搜集和校理。第一次是 ...
11.《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11部分:民俗》(WH/T 99.11-2023)。 上述标准自2023年9月29日起实施。
自甲骨文被发现至今的120年间,发现、刊布的甲骨数量已逾16万片,想要了解研究它们,离不开各种甲骨文著录的书籍。 回顾这些著录刊布的发展 ...
三次著录,内容不断拓展,著录越来越详明,参酌吸收了古代宫廷和私家著录的长处,集书画著录体例之大成。 该书不仅是中国书画鉴藏史上极为重要的大型书画著录文献,而且至今不失其用,在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及参考价值。
新华网北京3月24日电 大型古籍影印丛书——《四库提要著录丛书》,日前由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开始编纂。这部丛书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 ...
以上书画名迹著录,只是以文字形式对每件作品的内容、基材、尺寸、印鉴、款识,收藏流传的印鉴、题跋,装裱形制、瑕疵等倍加详细记载,但不是画册。 德国A·逊纳菲尔德于1798年发明的石印技术是图文印制新的阶段。
但是大型甲骨著录书为了压缩印刷的成本,主要采用拓本来著录甲骨文。 1899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 1903年,刘鹗(字铁云)从自藏的甲骨中选拓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 这是第一部甲骨文拓本著录书,使甲骨变成了学者可以利用的研究资料,意义很大。
期满未缴纳或者未缴足的,视为未提出著录项目变更申报。 批量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地址变更、批量代理事项变更和批量联系人事项变更的,无需 ...
姚振宗《汉书艺文志拾补》诸子略拾补第二小说家者流著录“《东方朔别传》八卷”,未题撰者。 齐白石绘东方朔 东方朔(前161—前90年?),字曼 ...
未经著录的大多还有的是原来被皇帝相中的作品,而且水平确实好的画作,有的都已经钤盖了‘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等印的,不知出于什么 ...
著录于《石渠宝笈》初编,被列为上等成一。 文徵明《吴山秋霁》卷是文徵明1520年五十一岁时专为陈淳而画,乃文徵明的精心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