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基于上述耗散的微观机制,研究团队深入探索了拓扑电子器件能否实现无耗散的判据,并据此重新设计了无耗散的拓扑分流器[Sci. Adv. 10, eado4756 (2024)]。
从2021年开始,科研团队历时四年攻克了石墨烯可控折叠难题,并自主研发世界首个超低温量子的摩擦系统,用于研究量子摩擦。同时,该研究还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摩擦力与势垒高度“按比例增长”的传统认知。研究发现,通过调整材料的微观结构,能有效控制量子摩擦。
降低功率耗散和提高散热的目标必须通过结合众多适当的措施来实现。 在下文中,以基于TDK的高度集成的电机控制IC HVC 4223F的步进电机执行器为例,概述了硬件和软件环境中用于降低功率耗散和改善IC热耗散的措施,并通过各种测试系列和设置审查措施的有效性。
“暑天无病三分虚”,入伏后人体阳气活跃旺盛,向外升发耗散,浮越于表,体内的阳气就会相对不足,一不小心就会惹上“热伤风”。在夏季炎热的气候影响下,人体的新陈代谢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为了散发体内的热能,毛孔就会扩张、出汗增多,此时腠理大开,机体的抵抗力 ...
此外,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热耗散过程,卢森堡大学的艾斯波西托教授等人在理论上确立了一个过程中变化与热耗散之间的数学关系,阐释了一个过程的热耗散与完成时间的乘积不小于玻尔兹曼常数,该关系被称为“耗散—时间不确定关系”。
种植体周围膜与人体牙周膜具有相类似的结构层次,具有良好的成骨诱导能力,其能量耗散能力也颇具优势。 PIL 相比于纯钛种植体可以在提高18% ...
研究团队首次在实验中观察到固体和固体界面量子摩擦现象 ,系统构建了电子、声子耗散与摩擦的内在关系,揭示了拓扑应变诱导的量子态调控摩擦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耗散结构理论 是比利时俄裔科学家伊里亚·普里戈金提出的一个非常著名的系统科学理论,该理论说的是一个开放系统从一个低能量的状态到高能量 ...
7 天on MSN
中科院首次观察到固固界面量子摩擦现象:彻底颠覆摩擦力传统认知
快科技7月23日消息,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纳米润滑课题组,首次在实验中成功观察到固-固界面量子摩擦现象,彻底颠覆了人们对摩擦力的传统认知。
当然,某些条件下可以避免租值耗散,假如有待分配的保障房是已经存在的,而分配所依据的是一些简单清晰而没有争议的规则,并且分配过程在短 ...
摩擦导致约 1/3 的一次能源耗散,二维半导体器件中电子摩擦能量耗散显著,但超快尺度动态机制不明。本研究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发现单层 WS?中电子能量耗散速率加快使摩擦增强,与滑动界面原子缺陷相关,为器件性能提升提供指导。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