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摘要: 【目的】 探究保护性耕作和施氮对土壤碳氮矿化特性及其对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机理,为提高西北旱区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两年(2019—2020年)玉米田间定位试验,以传统耕作(CT)为对照,设置3种保护性耕作措施(免耕:NT;小麦季免耕玉米季旋耕:OT ...
6 天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龙陵:院士问诊助耕作本报通讯员杨继西摄今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带领团队首次来到保山市龙陵县镇安镇大水沟村,计划在这里示范种植优质旱稻。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浙江省瑞安市耕作层土壤养分元素有效态含量空间变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王学寅1,2, 黄益灵1, 全斌斌1, 林道秀1, 韩振春1(1 ...
有研究指出,在保护性耕作系统下,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往往会在土壤上层积累。不过,也有研究表明,与传统耕作方法相比,免耕系统下的土壤有机碳或总氮并没有显著增加。这表明,除了减少土壤扰动和秸秆还田之外,可能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土壤碳氮动态。具体来说,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再分配会 ...
10 小时
人民网健康频道 on MSN田野焕发新活力本文转自:萍乡日报严超近日,今年刚完成改造并投入耕作的芦溪县银河镇长竹村、何家圳村1300亩高标准农田里生机盎然,嫩绿的稻苗随风摇曳。这1300亩高标准农田从育秧到插秧,再到田间管理,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不仅降低了农户劳动强度,预计每亩还可增产10%以上,成为了农户眼中的“致富田”。近年来,银河镇统 ...
走进新疆巴州轮台县广袤的棉田,无人机正在上空巡田。田间地头,农业技术专家正在检查黑光灯诱捕器的运行状态。这些防治害虫的“科技卫士”已成为当地棉农的得力助手。
本网巴宜7月28日电(记者 刘枫 董国峰)近日,由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主办、西藏农牧大学承办的耕作制度领域第三届青年学术论坛在林芝召开,共有来自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7家科研院所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
花莲县吉安乡公所近年活化辖内閒置农地,打造3座「快乐农场」让乡亲体验自耕自食的农夫生活,其中北昌快乐农园土地配合住一住宅开发案遭收回,乡公所为此在郁金香种植区整地增辟3个体验区、612处耕作区供认养,65岁以上长者及具身障资格者免费,其他则是每月酌收 ...
“耕作层剥离”实际上就是把农田中的肥土层剥离出来,转移至原来较贫瘠的土地上。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与利用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
剥离的耕作层必须达到砾石度小于25%(含),一般蔬菜地的剥离深度达到30-50厘米、水稻田的剥离深度达到20-30厘米的要求,剥离过程中不得造成土壤 ...
如今6个耕作口中最多人过境的罗芳、长岭每天也仅二三十人,周末则有七八十人。 “现在很多人去那边是走亲戚、喝喝早茶,真正还在耕田的已经 ...
当前正在显示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
隐藏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