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对随州曾侯乙编钟文献价值的国际认可,作为公元前5世纪唯一存世的有声文献,编钟的铭文与乐音构成了不可替代的“活态档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其为“人类音乐史的奇迹”。为深入宣传这一文化 ...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随州曾侯乙编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这是对随州曾侯乙编钟文献价值的国际认可,作为公元前5 ...
楚天都市报记者黄忠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朱熙勇 编钟是盛行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型宫廷乐器。随着历史朝代更迭,秦汉以后编钟的铸造工艺 ...
谭军:对于编钟文化的传颂,我们要延伸到作品的创作上面去,写出更多让老百姓喜欢的,更适合编钟演奏的一些作品来。 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希望我们现在所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服务于我们的社会,比如说文旅融合等等,把我们的中华编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曾侯乙编钟共出土六十五件,其中有一件是楚王赠送的镈钟。 编钟上刻有标音的铭文,反映了当时曾国、楚国和郑国的律名,是非常重要的文献资料。
来源:收藏快报 作者:李翌,李煦,孙夏2018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年。它的复制已是被反复研究的课题,古人技艺逐步得到复原。湖北省博物馆 ...
25日,湖北随州这座编钟之城化作歌声的海洋,“声动编钟城•歌耀银杏海——2025随州市青年歌手大赛”颁奖晚会圆满落幕。这场以音乐为媒、文化为魂的青春盛会,不仅展现了随州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更是成为随州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物如同星辰,闪烁着过去的光辉。今天,我们将通过两件神秘的编钟,揭开晋侯稣钟的“身世”真相。这套编钟不仅是西周时期的珍贵遗物,更是一段近3000年前战争的见证。 晋侯稣钟,源自1992年在山西省曲沃县北赵村晋侯墓地8号墓出土的两件青铜钟。钟上刻有铭文“年无疆子子孙孙”和“永宝兹钟”,这两组铭文看似不起眼,却为我们揭开了晋侯稣钟的历史谜团。曾经有14件青铜钟漂泊海外,经过多方努力 ...
曾侯乙编钟以美妙空灵的音色,实力演绎了什么叫做“穿越时空的魅力”。 在中国乃至人类考古史上,这是第一次使用2400多年前的乐器做现场演奏会。
据介绍,《编钟乐舞》的创作灵感源于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出土的曾侯乙墓音乐遗迹。 以曾侯乙编钟为代表的一大批古乐器,距今已有2400余年历史。 湖北省歌剧舞剧院艺术家以历史文献为依据创作的《编钟乐舞》1983年成功首演后,成为久演不衰的经典。
在编钟演奏教学方面,该平台解决了传统编钟成本高、体积大、练习机会稀缺的核心难题,让编钟从博物馆展柜走进日常课堂。 通过该平台,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编钟的魅力,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礼乐文化。
曾侯乙编钟发掘亲历者冯光生,见证“千古绝响”奏出中国好声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海冰实习生王嘉祺通讯员张明今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