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日,在无棣县海丰街道小马小学,部分师生分组体验了黄河泥陶、漆扇、绒绣等极具特色的非遗项目制作过程。在非遗代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化身小小艺术家,泥土、针线、颜料在指尖上跳跃,古老技艺变得生动鲜活,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知识与快乐,为暑期生活注 ...
一场名为“同线异彩”的非遗艺术对话展昨天在上海老字号品牌馆拉开帷幕。上海绒绣与大不里士波斯毯这两项承载千年智慧的手工技艺,首次以羊毛为共同语言,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对话。上海绒绣,百年前自欧洲传入沪上,经海派文化浸润,终成国家级非遗。它以特制麻布为底,施以劈线 ...
上海市浦东新区绒绣协会是此次展览的主办方之一,该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绒绣与波斯毯,二者虽同以羊毛为魂,却走向不同的艺术之境:上海绒绣以针为笔,晕染东方华彩;波斯毯以结为言,织就波斯史诗。此次展览是这两项非遗首次“对话”,将为观众们带来独特的艺术感受。
中新网烟台3月20日电 题:百年非遗烟台绒绣:“针尖油画”从画框走入生活 作者 王娇妮 杨馥宁 配色、劈线、捻线、纫针,在烟台绒绣技师王兴珠 ...
最让我震撼的就是绒绣作品《梦想之城》了,这幅献给国庆70周年(2019年)的绒绣,在第二届进博会一展出,便得到了世界各国参展者异口同声地 ...
绒绣艺术最早发源于欧洲。上个世纪初,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马茂兰在烟台开设“仁德洋行”,将欧洲的绒线艺术引进中国沿海地区。随后,外国 ...
上海绒绣在欧洲绒绣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是中国刺绣艺术和西洋美术相融合而诞生的一种独特绣艺,既有江南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技法和欧美装饰 ...
和绒绣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们,最近先是带领工人完成了20幅梅兰芳肖像、3万幅迈克尔·杰克逊肖像和奥巴马肖像,送入世博会展出,还要完成已 ...
上海绒绣画——熊猫。人民网记者刘军国摄人民网东京7月19日电(记者刘军国)为纪念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由上海工艺美术博物馆、上海 ...
绒绣是我国织绣中的新秀奇葩。据说20世纪初由英国传教士詹姆斯·马茂兰从欧洲传入中国,最初主要用于手提包、拖鞋面、沙发垫等日用工艺品上 ...
新华社布鲁塞尔7月4日电(记者潘革平)《“绣”里乾坤·上海绒绣欧洲交流展》4日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开幕。展览首次将上海绒绣带给欧洲观众,使其能零距离接触绒绣艺术,并透过绒绣技艺的发展体会文明的交融与互鉴。
上海绒绣艺术展开幕-9月29日,参观者在高桥绒绣馆学员制作的《玉兰花开》绒绣作品墙前驻足观看。 当日,以“璀璨绒光 共绣华章”为主题的上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