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高一致)8月9日上午,《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新书发布暨学术座谈会在北京举行。《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关于简牍重要性讲话之后全国率先问世的考古出土简牍整理研究成果。
近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文化类综艺《简牍探中华》第二季收官。节目以“探”为核心,聚焦更多简牍宝藏、披露更多考古故事、发布更多简牍研究成果,通过实地探访和专家解读,让书写在简牍上的文字真正“活”起来,让简牍学研究从“学术圈”走进“朋友圈”,实现了 ...
云梦古泽,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考古探铲曾在这里唤醒沉睡的密码: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个人年谱……一枚枚秦汉简牍的发现,为云梦赢得了“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
编者按简牍是对我国古代用于书写文字竹木载体的概称,是纸张普及前中华文明的核心载体之一。出土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及甘肃省金塔县的居延汉简,上载烽火丝路,下记家书月令,为研究汉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经济提供了珍贵文字记录,书写了横跨军事、经济、文 ...
8月8日,“‘简’约金关·遇‘鉴’”茅台——第二届简牍书法游学暨全国简牍书友书法作品展系列活动在金塔县启动。县委书记杜新红出席仪式并宣布活动启动。县政协主席王军出席,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龚晴致欢迎辞,县委常委张建强主持,县领导康津红、王存彦出席。甘肃 ...
在竹木漆器文物修复室内,来自中国各地出土的竹木漆器文物整齐陈列其中。它们中,有的历经“生死考验”,重焕新生;有的已是“明星文物”,一番精心养护后,得以“延年益寿”,华彩再现。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0 天

简牍中的文明回响

本文转自:平凉日报《“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马丽著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右乌孙公主女少夫遗质子马一匹,牡。”这枚敦煌汉简上的寥寥数字,让湮没在正史中的历史遗韵悄然舒展。马丽女士的《“简”读中国:敦煌汉简里的丝绸之路》恰似一盏穿越时空的青铜油 ...
中新网北京8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随州周家寨汉墓简牍》8月9日在北京首发,新书进一步从术数史、风俗史、社会史等角度展现西汉时期的社会细节。
图①:长沙简牍博物馆展陈三国时期赋税简。 图②:工作人员在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长沙铜官窑基地清洗简牍。 图③:孩子们在长沙简牍博物馆 ...
简牍的脱色、脱水是简牍保护的关键,陈树仁就是这个时候来到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 陈树仁是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第一批 简牍修复技师 ...
馆藏文物以简牍为主,有天水放马滩秦简、居延新简、肩水金关汉简、地湾汉简、敦煌马圈湾汉简、悬泉汉简及魏晋简牍等共计近4万枚。 目前,甘肃简牍博物馆新馆筹备工作即将完成,不日将对外开放。 8月1日,在《悬泉汉简(叁)》推介活动现场展出的书籍。
# DeepJiandu 数据集:简牍文字识别研究的新突破 在纸张尚未广泛使用的古代中国,简牍(“Jiandu”)作为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信息。从战国时期到魏晋时代,简牍在知识传承、文化传播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者。然而,时光流转,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