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在老城的一隅,隱匿於大街最小的岔口,有一處被時光溫柔以待的地方——竹器市場。這裏,仿佛是歲月長河中的一葉扁舟,靜靜地泊在喧囂小城的 ...
「做竹器這行業,已經面臨失傳的局面…。」花蓮縣老師傅黃豐隆有一手製作竹器的好功夫,剛鋸下的竹子到了他手中,不一會兒就能變成精緻實用 ...
懷鄉有“竹器之鄉”美稱,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從事竹器產品的生產和出口。目前,全鎮竹編企業共有10家,其中規上企業4家,在鎮區建設有竹編工業園和懷鄉竹編產品展示中心,竹編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歐洲和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梅山竹編藝師劉明智發願重製21類185項竹編器物,留予後代見證先人生活軌跡。 (圖/記者邱嘉琪攝)(觀 ...
張憲平說,竹器的造型設計可靠耐心慢慢摸索,最難之處則是如何切割大小、厚度一致的竹子,讓編織更順利,為此,他不僅自行研發方便劈剖竹子 ...
今年「工藝之美文化生活圈─竹器創意大車拼」活動,特別規劃以打工換宿的方式,邀請各大專院校學生參與大型竹器裝置藝術創作,吸引了有來自 ...
近年有年輕竹工藝師憑藉一雙巧手,撫平竹的粗糙,以竹編織出細緻紋樣,讓竹器化作桌上小皿,以輕巧面貌融入家居。 避開假日漂入海島,行出坪洲碼頭後步行約15分鐘,往竹工藝師丁科竣(Angus)那既是工作室又是家的房子進發。
記者黃文記∕關廟報導 出身關廟的翁明輝,從二十幾歲開始從事竹藤編織,尤其擅長盾牌製作,是國內少數專門製作竹藤盾牌的老師傅。扎實精湛的技藝,於二0一四年獲台南市政府登錄為「竹藤盾牌製作」保存者。而高齡九十歲的他寶刀未老,仍經常受邀開課,傳承技藝。 台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年規劃「台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宋江陣與金獅陣是台灣南部廟會常見的陣頭,其所用的盾牌是 ...
復興區霞雲國小位處山區部落盛產竹子,校方以在地特色,發展竹子相關課程,教導學生竹器打擊樂、燒竹筒飯等,都市三代家庭較少,平鎮區老大 ...
因全球環保意識所致,讓竹器物和竹建材受到友善環境愛好者採用,天赦竹編協會傳承古法竹編製作,保留傳統與積極創新同時,在縣府輔導下榮獲 ...
笛子一般都是用嘴巴來吹奏,但是台東有一個國中女生,居然是用鼻子來吹竹笛。而他的表兄弟姊妹,也一起用竹子做成的敲擊樂器來表演,現在 ...
竹編器物能溯源、探究先民生活軌跡,但自紙箱、塑膠類製品興起後,竹編產業與藝師走向凋零,仍守住竹編技藝的劉明智,於112年獲嘉義縣政府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