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公元 823 年,元稹在越州任观察使时,结识了红遍江南的歌伎刘采春。与薛涛一样,她也是唐代四大女诗人之一。刘采春与丈夫周季崇组成的戏班,所到之处观者如堵。
灵境·人民艺术馆 on MSN10d
诗人元稹,把夏时节气诗写遍了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达州元九登高盛况。图据达州市通川区委宣传部达州凤凰山上的元稹塑像。柏在田摄夏夜萤火虫。青神县委宣传部供图□符纯荣在长空浩瀚的中国文学宝库,一部《元稹(zhěn)诗文选》熠熠生辉,承载着跨越千年的农事记忆与节气密码。诗中的夏日景象尤 ...
元稹在洛阳没有住宅,夫妇就住在东都履信坊韦宅,而那个莺莺早已是他生活中的过客,轻如浮尘。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四月,元稹被授左拾遗,但却因锋芒毕露,九月被贬为河南县尉,却逢母亲去世守孝三年。
元稹与连昌宫词 “通过元稹言传身教、诗咏唱和,开启通州之良好学风与文风,使这片土地一直文风盛行、诗人作家辈出。
元稹与白居易是好友,在诗风上也有相似之处,当时合称“元白”。元稹的《连昌宫词》就是依照白居易的《长恨歌》来写的,虽然不如《长恨歌》流传久远,但也笔触细腻、婉转动人。然而,元稹与其他诗人的关系就没有这么融洽了。
元稹是中唐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元和体”“新乐府运动”“古文运动”均与之息息相关。研究者多将目光集中在元和、长庆时期,而其浙东任职时期也是文学史图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长庆三年(823)八月至大和三年 ...
元稹留诗在五次行经的地点,这些地点就是诗路的典型标志,每次经过留下的文本便成为人生行迹变化的影像。 元稹两次入蜀的行旅书写值得关注:一是这两次行旅书写是在不同心境下完成的,文本存在样态也不同;二是两次行旅有关于行经地的重复书写,为我们提供了入蜀之路上的创作文本。